汉文葬在霸陵原释义


【汉文】帝刘恒的省称。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汉文中年,始举贤良。”唐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诗:“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弔岂知?”清洪昇《长生殿·定情》:“庶几贞观之年,刑措成风,不减汉文之世。”2.汉语;汉字。南朝梁僧祐《梵汉译经音义同异记》:“或善梵义而不了汉音,或明汉文而不晓梵意。”清昭槤《啸亭杂录·钱文敏》:“钱某汉文优长,尚可宽贷。”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六》:“画着几方小图,大意是骂主张废汉文的人的。”3.汉代的文章。清胡广等《性理大全书·论文》:“韩文力量,不如汉文,汉文不如先秦、战国。”

【葬】〔古文〕《唐韻》《集韻》《正韻》則浪切,音髒。《說文》从死在茻中,一其中,所以薦之。《禮·檀弓》國子高曰:葬者,藏也。又《集韻》才浪切,音臓。義與藏同。又《正韻》兹郞切,音臧。《周禮·地官》族師,以相葬埋。劉昌宗引《漢書·尹賞傳》枯骨後何葬,協乎聲讀。 《韻學集成》或作塟,見《三輔黃圖》。

【在】《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又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又存也。《論語》父母在。又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又姓。晉汝南太守在育。又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又昨代切,音載。義同。又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又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之所在。解佩纕以結言兮,

【霸陵】即灞陵。汉文帝陵名。《史记·孝文本纪》:“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康嘆曰:‘我本欲避名,今小女子皆知有我,何有药为?’乃遯入霸陵山中。”后蜀韩琮《杨柳枝》词之三:“霸陵原上多离别,少有长条拂地垂。”元李寿卿《度柳翠》第一折:“现如今章臺怕到春光尽,则这霸陵又早秋霜近。”

【原】〔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愚袁切,音元。《說文》高平曰原,人所登。《爾雅·釋地》大野曰平,廣平曰原。《周禮·地官·大司徒》辨其山林澤墳衍原隰之名物。《禮·月令》孟夏,令野虞出行田原,爲天子勞農。又《前漢·食貨志》農漁商賈四者,衣食之原。《董仲舒傳》道之大,原出於天。《司馬相如傳》爾陿游原。《註》孟康曰:原,本也。又《爾雅·釋言》原,再也。《疏》重再也。《易·比卦》原筮元永貞。《朱傳》必再筮,自審有元善長永正固之德。《禮·文王世子》命膳宰曰:末有原。《註》末,勿也。謂所食之餘,不可再進也。《前漢·禮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