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路嶮巇今坦荡释义


【巇】《廣韻》許羈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宜切,音羲。山相對危險也。《張衡·南都賦》巇屹。《註》巇。危險貌。《張九齡贈舊寮詩》經途避險巇。又罅也。《揚子·法言》巇可抵乎。《註》巇,釁也。抵,擠也。 《集韻》本作。亦作嶬。

【今】《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吟切,音金。《說文》是時也。《廣韻》對古之稱。《詩·召南》迨其今兮。《毛傳》今,急辭也。《朱傳》今,今日也。不待吉也。又《圓覺經》無起無滅,無去來今。《註》謂過去見在未來三世。又《韻補》叶居靑切,音京。《詩·周頌》有椒其馨,胡考之寧。匪且有且,匪今斯今。又叶居良切,音姜。《易林》庭爎夜明,追古傷今。陽弱不制,隂雄坐房。 从亼會意。,古文及字。巳往爲古,逮及爲今。

【坦荡】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何晏集解引郑玄曰:“坦荡荡,宽广貌。”后以“坦荡”形容胸襟开朗,心地纯洁。南朝梁沉约《怀旧诗·伤王谌》:“长史体閒任,坦荡无外求。”曹靖华《飞花集·怀周恩来同志》:“那样坦荡的胸怀,以及待人接物的恳挚、热情,这一切一切啊,使我永世不忘。”2.坦率任性;放达。《晋书·阮籍传》:“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也。”《新唐书·李华传》:“华少旷达,外若坦荡,内谨重,尚然许,每慕汲黯为人。”宋叶适《通直郎致仕总干黄公行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