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岳驯致烽烟狂释义


【艮岳】山名。在今河南开封城内东北隅。宋徽宗政和七年于汴梁东北作万岁山,宣和四年徽宗自为《艮岳记》,以为山在国都之艮位,故名艮岳。宣和六年,改名寿峰。详见《宋史·地理志一》及宋张淏《艮岳记》。宋刘子翚《汴京纪事》诗之十:“凤輦北游今未返,蓬蓬艮岳内中高。”《水浒传》第一○一回:“那艮岳在京城东北隅,即道君皇帝所筑。”清赵翼《西湖咏古》:“三竺峰峦非艮岳,两隄灯火似樊楼。”

【驯致】亦作“驯至”。逐渐达到;逐渐招致。《易·坤》:“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唐白居易《策项一》:“则大平之风,大同之俗,可从容而驯致矣。”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上:“内外相制,无轻重之患,所以能削平僭伪,驯至丕平。”《明史·兵志一》:“驯至末造,尺籍久虚,行伍衰耗。”《明史·李汝华传》:“岁比不登,意常主宽恤,独加赋之议不能力持,驯致万方虚耗,内外交訌。”郭沫若《青年哟人类的春天》:“青年人在这种管束之下,有的不自觉地便驯致颓唐。”沙汀《困兽记》五:“然而,虽然知道她对于离婚冷淡,而且,似乎是

【烽烟】亦作“烽烟”。烽火台报警之烟。亦借指战争。南朝陈徐陵《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广陵京口,烽烟相望。”唐姚合《送李廓侍御赴西川行营》诗:“从今雟州路,无復有烽烟。”宋欧阳修《寄王仲仪龙图》诗:“威行四境烽烟断,响入青山号令传。”鲁迅《集外集拾遗·好东西歌》:“南边整天开大会,北边忽地起烽烟。”见“烽烟”。

【狂】〔古文〕《廣韻》巨王切《集韻》渠王切,音軖。《廣韻》病也。心不能審得失之地。則謂之狂。《書·微子》我其發出狂。《疏》狂生於心,而出於外。應璩詩云:積念發狂癡,此其事也。又《書·洪範》曰狂恆風若。《疏》鄭康成以狂爲倨慢,以對不敬,故爲慢也。又《集韻》一曰躁也。《詩·鄘風》衆穉且狂。《傳》是乃衆幼穉且狂,進取一槩之義。《疏》論語云:狂者進取,仰法古例,不顧時俗,是進取一槩之義。《論語》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又《詩·鄭風》不見子都,乃見狂且。《傳》狂,狂人也。《疏》都是美好,狂是醜惡。又鳥名。《爾雅·釋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