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说天涯泛海津释义


【更】《玉篇》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说】〔《易·益卦》民説無彊。〕 謹照原文無彊改爲無疆。

【天涯】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语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万餘里,各在天一涯”。南朝陈徐陵《与王僧辩书》:“维桑与梓,翻若天涯。”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冰心《往事二》十:“遍天涯长着萋萋的芳草,我要从此走上远大的生命的道途。”

【泛海】亦作“泛海”。乘船过海,渡海。《宋书·朱脩之传》:“﹝朱脩之﹞泛海至东莱,遇猛风柁折,垂以长索,船乃復正。”《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朝鲜国王上表告急,天朝发兵泛海往救。”鲁迅《坟·摩罗诗力说》:“﹝修黎﹞偕其友乘舟泛海,而暴风猝起,益以奔电疾雷,少顷波平,孤舟遂杳。”

【津】〔古文〕《唐韻》將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資辛切,音蓁。《說文》渡也。《書·泰誓》大會于孟津。《正義》孟是地名,津是渡處。又潤也。《周禮·地官》辨五地之物生,二曰川澤,其民黑而津。又星次名。《爾雅·釋天》析木謂之津。又星名。《甘氏星經》天津九,星在虛北河中,主津瀆,津梁。又河津。《辛氏三秦記》河津,一名龍門,魚不能上,上則爲龍。又楚地名。《左傳·莊十九年》巴人伐楚,楚子大敗于津。又觀津,縣名。《輿地廣記》本趙地,漢爲縣,屬信都郡。又濟渡後學之意。《劉勰·新論·崇學篇》道象之妙,非言不津。津言之妙,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