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携上木兰释义


【分携】离别。唐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诗:“洞中屐响省分携,不是花迷客自迷。”宋吴文英《风入松》词:“楼前緑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清秋瑾《失题》诗:“惜别阶前雨,分携水上萍。”

【上】〔古文〕丄《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又《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又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又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又上官,複姓。又《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又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

【木兰】1.香木名。又名杜兰、林兰。皮似桂而香,状如楠树。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枏豫章,桂椒木兰,檗离朱杨。”晋潘岳《西征赋》:“门礠石而梁木兰兮,构阿房之屈奇。”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木兰》:“木兰枝叶俱疎,其花内白外紫,亦有四季开者,深山生者尤大,可以为舟。”2.指此种植物的花。《楚辞·离骚》:“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3.民间传说人物。曾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故事最早见于北朝民歌《木兰诗》。其姓氏或作花,或作朱,也作木,均无确证。明无名氏《赠书记·花烛猜谜》:“不是我将伊抛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