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爵耻嬴秦释义


【封爵】1.封土授爵。《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功臣宗室,咸蒙封爵,多受广地,或连属县。”南朝宋傅亮《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每议及封爵,輒深自抑絶。所以勋高当年,而茅土弗及。”赵大年《公主的女儿》:“清朝的封爵制度有一条规定,就是封为亲王的,下一代沿袭爵位时,只能降一等被封为郡王。”2.指所封的爵位。《东观汉记·郭丹传》:“更始败,诸将军悉归,上普赐封爵。”清昭槤《啸亭续录·性情之偏》:“乃使先王封爵自余而失,深有所愧耻

【耻】《正字通》俗恥字。(耻)《唐韻》敕里切《集韻》丑里切,褫上聲《說文》辱也。从心耳聲。《周禮·地官·司救》恥諸嘉石。《註》恥辱之也。《左傳·昭五年》恥匹夫不可以無備,况國乎。《註》言不可辱也。又《廣韻》慙也。《孟子》人不可以無恥。《註》人不可以無所羞恥也。 或作誀。 《六書總要》从心耳會意。取聞過自愧之義。凡人心慙,則耳熱面赤,是其驗也。俗譌作耻。

【嬴秦】秦王朝。秦为嬴姓,故称嬴秦。宋刘炎《迩言》:“战国君愚臣智,及其终也,臣亦自愚。嬴秦君尊臣卑,及其终也,君亦自卑。”明沉采《千金记·遇仙》:“方当炎汉兴隆日,正是嬴秦失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