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靃蘼兮荫蒙茏释义


【芳】《唐韻》《集韻》《正韻》敷方切,音妨。《說文》香草也。《屈原·離騷》雜杜蘅與芳芷。《註》杜蘅、芳芷,皆香草名。又《玉篇》芬芳,香氣貌。《司馬相如·美人賦》芳香芬烈。又《屈原·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註》芳,德之臭也。《晉書·元帝紀》文景垂仁,傳芳于南頓。又《韻會》州名。地多芳草,置在常芳縣。又姓。《通志·氏族略》《風俗通》云:漢有幽州刺史芳垂敷。 《韻學集成》作芳。芳字从屮作屮下方。漢典考證:〔《屈原·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註》芳,德之貌也。〕 謹照原文貌改臭。 考證:〔《屈原·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

【靃】《唐韻》呼郭切《集韻》《韻會》《正韻》忽郭切,音霍。《說文》飛聲也。雨而雙飛者,其聲霍然。又《廣韻》《韻會》《正韻》息委切《集韻》選委切,音髓。《玉篇》露也。又《廣韻》靃靡,草弱貌。《楚辭·招隱士》薠草靃靡。又《集韻》靃靃,細貌。又《玉篇》綏彼切,音髓。靃靡,草隨風貌。亦作霍。

【蘼】《唐韻》靡爲切《韻會》忙皮切,音糜。草名。《爾雅·釋草》薔蘼,虋冬。又蘼蕪。《楚辭·九歌》秋蘭兮蘼蕪。詳蘪字註。又《玉篇》亡彼切,音美。義同。

【兮】《唐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說文》語有所稽也。从丂八,象氣越丂也。《徐曰》爲有稽考,未便言之。言兮則語當駐,駐則氣越丂也。《增韻》歌辭也。又通作猗。《書·秦誓》斷斷猗,大學引作兮。《莊子·大宗師》我猶爲人猗。又與侯通。《史記·樂書》高祖過沛,詩三侯之章。《註》索隱曰:沛詩有三兮,故曰三侯,卽大風歌。《韻會》歐陽氏曰:俗作〈丷下丅〉。

【荫】《唐韻》《集韻》《韻會》於禁切,音廕。《說文》草隂地。《徐曰》草所庇也。《荀子·勸學篇》樹成蔭而衆鳥息焉。《呂氏春秋》松柏成而塗之人已蔭矣。又日景也。《左傳·昭元年》趙孟視蔭。又通廕。《左傳·文九年》本根無所庇廕。又《韻會》通作隂。《詩·大雅》旣之隂女。又《左傳·文十七年》鹿死不擇音。《註》音同蔭。《杜云》所茠蔭之處。古字借用。又《集韻》於金切,音隂。草木蔭翳也。《班固·西都賦》茂樹蔭蔚。 或作。

【蒙茏】覆蔽貌;草木茂密貌。《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披荒榛之蒙蘢。”吕向注:“蒙蘢,林密貌。”唐卢鸿一《嵩山十志·樾馆》诗:“芳靃蘼兮荫蒙蘢,幽人构舘兮在其中。”王闿运《牵牛花赋》序:“牵牛花者,蔓生蒙蘢。”2.草木覆蔽处。《汉书·扬雄传上》:“获蒙蘢,轔轻飞。”颜师古注:“蒙蘢,草木所蒙蔽处也。”唐李德裕《怀鸮赋》:“﹝鴞﹞由是翔集无所,摧頽逼威,昼戢翼於蒙蘢,夜相鸣而悲思。”3.犹朦胧。明李介《天香阁随笔》卷一:“﹝浙江﹞迴峦掞翠,曲嶂摛青,云气蒙蘢,波光淡荡。”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