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瀼瀼朝露哀释义


【渡】《唐韻》《集韻》《韻會》徒故切《正韻》獨故切,音度。《說文》濟也。《廣雅》去也,通也。又通作度。《前漢·賈誼傳》度江河亡維楫。《集韻》或作。zdic.net汉典

【瀼瀼】貌。《诗·小雅·蓼萧》:“蓼彼萧斯,零露瀼瀼。”毛传:“瀼瀼,露蕃貌。”元马致远《赏花时·掬水月在手》套曲:“古镜当天秋正磨,玉露瀼瀼寒渐多。”明杨珽《龙膏记·宠赐》:“称觴。瑞液瀼瀼,花源馥馥,春归万年枝上。”胡熊锷《生女慰内》诗:“瀼瀼冷露幽兰茁,襟祝初传莫喜悲。”鲁迅《莲蓬人》诗:“鷺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瀼瀼。”2.波涛开合貌。《文选·木华<海赋>》:“惊浪雷奔,骇水迸集。开合解会,瀼瀼湿湿。”李善注:“瀼瀼湿湿,开合之貌。”

【朝露】1.早上的露水。《韩非子·大体》:“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纯朴不散。”汉繁钦《柳赋》:“浸朝露之清泫,暉华采之猗猗。”唐广宣《九月菊花咏应制》:“爽气凝朝露,浓姿带夜霜。”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续传》第二十回:“那一望无际的嫩绿的麦苗,一齐闪耀着朝露的生气蓬勃的美丽而喜悦的光辉。”2.比喻存在时间短促。《史记·商君列传》:“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汉书·苏武传》:“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颜师古注:“朝露见日则晞,人命短促亦如之。”唐杨炯《从甥梁錡墓志铭》:“岂期年岁朝露,浮生过隙。”3.引

【哀】《唐韻》烏開切《集韻》《韻會》《正韻》於開切,音唉。《說文》閔也。《玉篇》哀傷也。《書·大誥》允蠢鰥寡哀哉。《詩·豳風》哀我人斯。又《爾雅·釋訓》哀哀悽悽,懷報德也。《詩·小雅》哀哀父母。又憐也,愛也。《呂氏春秋》人主胡可以不務哀士。又《莊子·德充符》衞有惡人焉,曰哀駘它。《註》哀駘,醜貌;它,其名。又《諡法》恭仁短折曰哀。又姓。《風俗通》魯哀以後,因諡爲姓。《前漢·王莽傳》梓潼人哀章。《姓譜》宋有哀長吉。《正字通》明嘉靖進士哀貞,上命攺哀爲衷。又國名。《後漢·南蠻傳》哀牢人皆穿鼻儋耳。又叶於希切,音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