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桥通远浦释义


【断桥】1.毁坏的桥梁。唐杜甫《过故斛斯校书庄》诗之二:“断桥无復板,卧柳自生枝。”宋苏轼《正月二十四日与儿子过同游罗浮道院及栖禅精舍过作诗和其韵寄迈迨》:“断桥寻胜践,脱屨欣小揭。”元曹文晦《九月一日清溪道中》诗:“断桥归郭路,细雨过溪人。”清王韬《淞隐漫录·乩仙逸事》:“或遇枯木寒花,断桥流水,輒低徊不忍去。”2.桥名。在浙江省杭州市白堤上。自唐以来已有此名。或言本名宝祐桥,又名段家桥,今罕有称者。唐张祜《杭州孤山寺》诗:“断桥荒蘚澁,空院落华深。”宋周密《武林旧事·湖山胜概》:“断桥,又名段家桥,万柳如云,

【通远】通达高远。《晋书·裴秀传》:“尚书令、左光禄大夫裴秀,雅量弘博,思心通远。”《隋书·高熲传》:“公识鉴通远,器略优深。”太平天囯洪仁玕《军次实录》:“无如世人好怪者多,践实者少,泥近者众,通远者无。”

【浦】《唐韻》滂古切《集韻》《韻會》頗五切《正韻》滂五切,音普。《說文》瀕也。《詩·大雅》率彼淮浦。又《玉篇》水源枝注江海邊曰浦。《風土記》大水有小口別通曰浦。又浦陽,江名。《廣輿記》浦江,本吳越三江之一。又浦江,縣名,屬金華府。浦城,屬建寧府。又合浦,漢郡名,屬交州。又荒浦,舒鳩地名,見《左傳·襄二十四年》。又姓。晉起居注浦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