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溟鲸脍释义


【东溟】1.东海。南朝宋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诗:“元天高北列,日观临东溟。”唐李白《古风》之十一:“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明郎瑛《七修类稿·天地一·潮汐》:“若言岸势逼,则东溟自定海吞餘姚、奉化二江,侔之浙江,尤甚狭迫。”毛泽东《清平乐·会昌》词:“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2.犹东洋。指日本。陈三立《辛丑七月登焦山作》诗:“二客东溟秀,谐戏俯急湍。”自注:“谓日本结城琢、中村兼善。”

【鲸】《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渠京切,音擎。《說文》本作,海大魚也。《玉篇》魚之王。《古今注》鯨魚者,海魚也。大者長千里,小者數十丈。其雌曰鯢,大者亦長千里,眼如明月珠。互詳鯢字註。《後漢·班固傳》於是發鯨魚,鏗華鐘。《註》海岸中有大魚名鯨。又有獸名蒲牢。蒲牢素畏鯨魚,鯨魚擊蒲牢,蒲牢輒大鳴。凡鐘欲令其聲大者,故作蒲牢於其上,撞鐘者名爲鯨魚。又《西京雜記》漢武刻石爲鯨,置昆明池,每雷雨,魚常鳴吼,鱗鬣皆動。《杜甫詩》石鯨鱗甲動秋風。又《集韻》渠良切,音彊。義同。

【脍】《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外切,音儈。《說文》細切肉也。《玉篇》肉細切者爲膾。《釋名》膾,會也。細切肉令散,分其赤白異切之,已,乃會合和之也。《韻會》肉腥細者爲膾,大者爲軒。《禮·曲禮》膾炙處外。又《博雅》膾,割也。又《廣韻》魚膾。《詩·小雅》炰龞膾鯉。又《韻會》國名。堯欲伐宗膾。宗膾,小蕃國。 《集韻》或从魚。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