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顾忆回翔释义


【东】《唐韻》《正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音蝀。《說文》動也。陽氣動,于時爲春。《書·堯典》平秩東作。《孔傳》歲起於東,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皡。又《史記·曆書》日起於東,月起於西。《鄭樵·通志》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又《詩·大雅》東有啓明。又《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又姓。《聖賢羣輔錄》舜友東不訾。又叶當經切,音丁。《詩·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東。又叶都郞切,音當。《楊泉·蠶賦》粵召僕夫,築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東。

【忆】《廣韻》於力切《集韻》《韻會》乙力切《正韻》伊昔切,音抑。念也,思也,記也。《古詩》下有長相憶。 《增韻》古作意,誤。

【回翔】1.盘旋飞翔。汉王褒《九怀·昭世》:“世溷兮冥昏,违君兮归真,乘龙兮偃蹇,高回翔兮上臻。”晋傅玄《秋兰篇》诗:“双鱼自踊跃,两鸟时回翔。”《南齐书·祥瑞志》:“十一月,虏国民齐祥归入灵丘关,闻殷然有声,仰视之,见山侧有紫气如云,众鸟回翔其间。”唐孟浩然《自浔阳泛舟经明海》诗:“遥怜上林雁,冰泮也回翔。”2.徘徊;流连。宋苏轼《奉和凝祥池》诗:“鸣鑾自容与,立马久回翔。”元范梈《翰林杨仲弘诗集序》:“皇庆初,仲宏与余同为史官,会时有纂述事,每同舍下直,已而犹相与回翔留署,或至见月,月尽继烛。”3.往返,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