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望卓荦闻四方释义


【地望】以下,行九品中正制,士族大姓垄断地方选举等权力,一姓与其所在郡县相联系,称为地望。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韦斌虽生于贵门,而性颇厚质,然其地望素高,冠冕特盛。”宋陈亮《又祭吕东莱文》:“惟兄天资之高,地望之最,学力之深,心事之伟,无一不具。”清赵翼《题淑斋官署》诗:“粉署含香地望华,天教作吏亦清嘉。”2.指地理位置。清魏源《圣武记》卷十二:“圣祖勒铭狼胥之山,其山必距昭莫多不远,则是以汗山或肯特岭为狼居胥山。準其地望,皆与古书相合。”王国维《观堂集林·汉郡考上》:“东高宛城,以今地望準之,当

【卓荦】。《后汉书·班固传》:“卓犖乎方州,羡溢乎要荒。”李贤注:“卓犖,殊絶也。”晋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犖观羣书。”宋王安石《次韵欧阳永叔端溪石枕蕲竹簟》:“公材卓犖人所惊,久矣四海流声名。”《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卓犖英姿,海内都传雅韵。”康有为《<人境庐诗草>序》:“苟有其人歟,其为政风流,与其诗文之跌宕多姿,必卓犖絶俗,而有其可传者也。”

【闻】〔古文〕《唐韻》《集韻》無分切,音文。《說文》知聞也。《書·堯典》帝曰:兪,予聞如何。《禮·少儀》聞始見君子者。《疏》謂作記之人,不敢自專制其儀,而傳聞舊說,故云。又《禮·玉藻》凡於尊者,有獻而弗敢以聞。《前漢·武帝紀》舉吏民能假貸貧民者以聞。又姓。《正字通》宋咸平進士聞見。明尚書聞淵。又聞人,複姓。《後漢·靈帝紀》太僕沛國聞人襲爲太尉。《註》姓聞人,名襲,風俗通曰:少正卯,魯之聞人,其後氏焉。又獸名。《山海經》杳山有獸焉,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名曰聞,見則天下大風。又《廣韻》亡運切《集韻》《韻會》《正

【四方】1.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礼记·射义》:“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唐韩愈《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水浒传》第六六回:“四下里,十数处火光亘天,四方不辨。”2.天下;各处。《易·姤》:“后以施命誥四方。”《淮南子·原道训》:“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於中央,神与化游,以抚四方。”高诱注:“抚,安也。四方,谓之天下也。”《新唐书·吐蕃传上》:“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并臣治之。”柳杞《好年胜景》:“他的父辈是个爱交游的流浪汉,凭一付担子,走遍四方。”3.指四方诸侯之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