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服日斜披鹤氅释义


【道服】1.佛教的事业。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序:“遂令无上道服,毁於尘俗,亮到之心,屈乎人事。”2.僧道的服装。亦指家居穿的道袍。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十二出:“[旦]我公休与婆知,种些善基,有旧底衣服把赠与。[末]兀底老汉有粗道服,赠君家须着取。”钱南扬校注:“释道两家的服装都可以称道服,这里是指一般人穿的道袍。”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帝王都会二》:“其衣则縞素道服也。”清钱泳《履园丛话·古迹·王右军别业》:“寺门有右军塐像,青巾道服,坐于正中。”

【日】〔古文〕《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音。《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又《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又《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又《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又《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

【斜】《唐韻》似嗟切《集韻》《韻會》《正韻》徐嗟切,音邪。《說文》抒也。《玉篇》散也,不正也。《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枝牚杈枒而斜據。又《集韻》《韻會》余遮切《正韻》于遮切,音耶。梁州谷名。在武功西南。《前漢·揚雄傳》西自褒斜。《註》南山谷名也。《班固·西都賦》右界褒斜,隴首之險。《註》梁州記曰:萬石城泝漢,上七里有褒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長四百七十里。又《集韻》時遮切,音闍。伊雅斜,單于名。又直加切,音秅。義同。

【披】〔古文〕翍《唐韻》敷羈切《集韻》《韻會》攀糜切,音鈹。《說文》从旁持曰披。又《廣韻》開也。《史記·帝舜紀》披九山,通九澤。《前漢·鄒陽傳》披心腹,見情素。《韓愈·進學解》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又《增韻》分也,散也。《左傳·昭五年》又披其邑。《註》析也。《揚子·方言》廝披,散也。東齊聲破曰廝,器破曰披。又荷衣曰披。又《正韻》篇夷切,音紕。義同。又《唐韻》《廣韻》匹靡切《集韻》《韻會》普靡切,音。裂也。《史記·范睢傳》木實繁者披其枝。又《灌夫傳》枝大於本,脛大於股,不折必披。《註》披,分拆也。疋彼反。又披靡,震

【鹤氅】1.鸟羽制成的裘。用作外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企羡》:“孟昶未达时,家在京口,尝见王恭乘高舆,被鹤氅裘。”2.泛指一般外套。宋陆游《八月九日晚赋》:“薄晚悠然下草堂,纶巾鹤氅弄秋光。”《红楼梦》第四九回:“﹝黛玉﹞罩了一件大红羽縐面白狐狸皮的鹤氅。”3.道袍。《新五代史·唐臣传·卢程》:“程戴华阳巾,衣鹤氅,据几决事。”清孔尚任《桃花扇·归山》:“家僮开了竹箱,把我买下的箬笠、芒鞋、萝绦、鹤氅,替俺换了。”王季思等注:“藤萝做的绦,鹤羽做的袍,都是道士的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