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辟得宽赊释义


【大辟】古五刑之一,谓死刑。《书·吕刑》:“大辟疑赦,其罚千鍰。”孔传:“死刑也。”孔颖达疏:“《释詁》云:辟,罪也。死是罪之大者,故谓死刑为大辟。”《汉书·礼乐志》:“自京师有誖逆不顺之子孙,至於陷大辟受刑戮者不絶,繇不习五常之道也。”宋苏轼《拟进士对御试策》:“夏禹之时,大辟二百,周公之时,大辟五百,岂可谓周治而禹乱耶?”郭沫若《海涛集·跨着东海(三)》:“就在那‘三·五’事件之后,国内又流布过这样的谣传,以为我被日本政府递解回国,已经遭了大辟。”漢

【得】〔古文〕《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又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又貪也。《論語》戒之在得。又《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又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又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宽赊】犹宽缓;宽容。唐李白《秦女休行》:“金鸡忽放赦,大辟得宽赊。”宋孔平仲《孔氏谈苑·石学士盐》:“石曼卿,王氏婿也,以馆职通判海州,官满载私盐两船至寿春,託知州王子野货之。时禁网宽赊,曼卿亦不为人所忌,於是市中公然卖学士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