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武亦不文释义


【不武】1.不算勇武。《左传·襄公十年》:“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2.用作谦词,言无将帅之才。《晋书·庾翼传》:“臣虽不武,意略浅短,荷国重恩,志存立效。”《北齐书·神武纪上》:“吾虽不武,以死继之,何敢让焉。”3.不逞勇武。《老子》:“善为士者不武。”王弼注:“武,尚先陵人也。”

【亦】〔古文〕《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總也,又也。又傍及之詞。又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又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 亦本作,象人左右兩腋形。《說文》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不文】修饰。《孝经·丧亲》:“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邢昺疏:“不文,不为文饰。”2.引申为无文采。清谭献《<金元诗录>序》:“宋诗弇陋,言之不文。”章炳麟《序<革命军>》:“﹝邹容﹞示余曰:‘欲以立懦夫,定民志,故辞多恣肆,无所回避,然得无恶其无文耶?’”3.不崇尚文辞。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铨赋》:“秦世不文,颇有杂赋。”4.对自己的谦称,犹不才。明宋濂《吴公行状》:“不文幸获受知於公,虽契家子姓特容以宾礼见义,固不敢辞。”清邹容《<革命军>自序》:“不文之生,居於蜀十有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