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谓误蒙安抚侍郎赏许释义


【不谓】1.不告诉。《诗·小雅·隰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陈奂传疏:“‘遐不谓矣’《礼记》引《诗》作‘瑕不谓矣’。遐、瑕古通用。郑注云:瑕之言胡也,谓犹告也。”2.不以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括﹞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晋干宝《晋纪总论》:“百姓皆知上德之生己,而不谓浚己以生也,是以感而应之,悦而归之。”3.不算作;不称为。清戴震《徐节妇传》:“徐氏之祸,可不谓烈哉!微节妇,徐氏不祀矣!”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金生色》:“金氏子其神乎!谆嘱醮妇,抑何明也!一人不

【误】《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五故切,音寤。《說文》謬也。《書·立政》其勿誤于庶獄庶愼。《傳》誤,失也。《禮·聘義》使者聘而誤,主君弗親饗食也。《註》誤,謂禮節錯誤也。《前漢·張耳傳》君何言之誤。《吳志·周瑜傳》瑜精音樂,雖三爵後,其閒缺誤,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郞顧。又《字林》通作悞。惑也。《荀子·正論篇》是特姦人之誤于亂說,以欺愚者。

【蒙】《唐韻》莫紅切《集韻》謨蓬切,音濛。《爾雅·釋草》蒙,王女也。《註》女蘿別名。又《詩傳》唐蒙,菜名。又大蒙,藥名。《管子·地員篇》羣藥安生,小辛大蒙。又《易疏》蒙者,微昧闇弱之名。《書·洪範傳》蒙,隂闇也。又《左傳·昭元年》又使圍蒙其先君。《註》欺也。又《左傳·昭十三年》晉人執季孫意如,以幕蒙之。《註》裹也。又《前漢·宣帝紀》雖有患禍,猶蒙死而存之。《註》冒也。又《書·伊訓》具訓于蒙士。《疏》謂蒙稚,小之稱。又《詩·秦風》蒙伐有苑。《傳》蒙,討羽也。《箋》畫雜羽之文于伐。又縣名。《史記·老莊列傳》莊子者,

【安抚】1.安顿抚慰。《东观汉记·鲍永传》:“拜僕射,行将军事,将兵安抚河东。”唐李德裕《赐回鹘可汗书》:“朕念其无主可归,且令安抚。”《花月痕》第四回:“於是合兵一处,搜杀城中番、回各匪,救灭烟火,安抚良民。”周而复《白求恩大夫》七:“招呼伤员的人,象慈母一样的安抚每一个伤员。”2.指安抚使。宋赵昇《朝野类要·帅幕》:“安抚之权,可以便宜行事,如俗谓先施行后奏之类也。”《宣和遗事》后集:“师师道:‘恰去的那箇人,也不是制置并安抚,也不是御史与平章,那人眉势教大!’”《三国志平话》卷中:“可加三江大都督兼豫州牧水

【侍郎】古代官名。秦汉郎中令的属官之一。《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秦官,掌官殿掖门户,有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勋。属官有大夫、郎、謁者……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无员,多至千人。”《后汉书·百官志二》:“五官侍郎,比四百石。本注曰:无员……凡郎官皆主更直执戟,宿卫诸殿门,出充车骑。”清赵翼《陔馀丛考·侍郎郎中》:“葢本执兵侍卫者。侍郎之官,至汉始有。”2.古代官名。汉制,郎官入臺省,三年后称侍郎。隋唐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长官之副。至清雍正时,递升至正二品,

【赏】《廣韻》書兩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兩切,音曏。《說文》賜有功也。《書·大禹謨》賞延于世。又《仲虺之誥》功懋懋賞。《周禮·天官·大宰》三載,則計羣吏之治而誅賞之。又《戰國策》故賞韓王,以近河外。《註》賞,猶勸也。又《類篇》一曰玩也,嘉也。《陶潛·移居詩》奇文共欣賞。又凡貽與者亦曰賞。《柳宗元·送薛存義序》于其往也,賞以酒肉,重之以辭。又姓。《姓纂》晉人賞慶,註《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