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溪声正梦乡释义


【半夜】1.一夜的一半。唐皎然《宿山寺寄李中丞洪》诗:“从他半夜愁猿惊,不废此心长杳冥。”《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今日同这二位混,混了半夜,好容易脸不红了。”巴金《灭亡》第五章:“那伸直的道路经过了半夜的安息之后,现在又开始向人们诉说它底被人践踏的命运。”2.夜里十二点左右,也泛指深夜。唐王维《扶南曲歌词》之四:“入春轻衣好,半夜薄妆成。”宋苏轼《过莱州雪后望三山》诗:“黄昏风絮定,半夜扶桑开。”冯德英《苦菜花》第四章:“半夜里,姜永泉接到情报:敌人离此不远了。”

【溪声】的流水声。唐陈润《宿北乐馆》诗:“庭木萧萧落叶时,溪声雨声听不辨。”宋陆游《登紫翠楼》诗:“水落溪声壮,天寒山色奇。”清赵俞《溪声》诗:“却笑溪声忙底事,奔流偏欲到人间。”叶圣陶《记金华的两个岩洞》:“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随时变换调子。”汉

【正】〔古文〕《唐韻》《韻會》《正韻》之盛切,音政。《說文》是也。从止一以止。《註》守一以止也。《新書·道術篇》方直不曲謂之正。《易·乾卦》剛健中正。《公羊傳·隱三年》君子大居正。又備也,足也。《易·乾·文言》各正性命。《書·君牙》咸以正罔缺。又《爾雅·釋詁》正,長也。《郭註》謂官長。《左傳·隱六年》翼九宗五正。《杜註》五正,五官之長。又《昭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冥,土正曰后土。又官名。《禮·王制》史以獄成告於正。《鄭註》正,於周鄕師之屬,今漢有正平丞,秦所置。又朼載也。《周禮·夏

【梦乡】1.萦念故乡;梦见乡土。唐白居易《山鹧鸪》诗:“梦乡迁客展转卧,抱儿寡妇彷徨立。”唐罗邺《春夜赤水驿旅怀》诗:“九衢春色休回首,半夜溪声正梦乡。”清黄景仁《夜梦故人》诗:“半是离乡半梦乡,西风捲叶雨鸣廊。”2.指睡熟时候的境界。《三侠五义》第十四回:“包兴点头一笑,即回至自己屋内,又将游仙枕看了一番,不觉困倦,即将枕放倒。头刚着枕,便入梦乡。”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林道静用力打了几下门,可是打不开,老头一定早入梦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