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六


  (禀受诸疾)凡十九门
  [卷第六] 解颅第一

  《巢氏病源》小儿解颅候∶解颅者,其状∶小儿年大囟应合而不合,头缝开解是也。由肾气不成故也。肾主骨髓,而脑为髓海,肾气不成则髓脑不足,不能结成,故头颅开解也。

  《婴童宝鉴》∶小儿客风伤腑,即颅骨解囟。

  《大万全方》小儿头病方论∶小儿有解颅候,有囟不合候,有囟陷候,此三者大同而小异也。解颅者,谓小儿年长而头颅开解也。夫肾主骨,今骨不合,头缝开解,此肾气不成故也。其囟不合与囟陷,虽因脏腑有热,热气上冲,致囟或不合或陷,然亦本于肾气不足也。

  《玉诀》小儿骨气所伤候歌∶解颅鹤膝腑伤风,囟肿因惊胃气攻。语涩行迟胎气促,筋拳瞪目是肝风。

  此患当先行风气,利膈下涎。次和脏腑,即无误也。

  《葛氏肘后方》治小儿解颅。

  蟹足骨、白蔹等分,细末,乳汁和涂上,干又敷。

  《千金》治小儿解颅方。

  熬蛇蜕皮,末之,和猪颊车中髓,敷顶上,日三、四度。

  《千金》又方猪牙颊车髓,敷囟上瘥。

  《千金》治小儿脑长解颅不合,羸瘦色黄,至四、五岁不能行。

  半夏熨方

  半夏(汤洗七遍)生姜芎(各一两)细辛(三两)桂心(一尺)乌头(去皮脐,十枚)上六味咀,以醇苦酒五升渍之。时,煮三沸,绞去滓,以绵一片浸药中,适寒温以熨囟上,冷更温之,复熨如前。朝暮各三、四熨乃止,二十日愈。(《婴孺方》只五味,无生姜,又不用苦酒。)《千金》治小儿解颅。

  三物细辛敷方

  细辛桂心(各半两)干姜(炮十八铢)上末之。以乳汁和敷颅上,干复敷之,儿面赤即愈。

  《简要济众》治小儿解颅不合。

  驴蹄不许多少,烧灰研,以生油和,敷于头骨缝上,以瘥为度。

  《圣惠》治小儿解颅囟大,身有痼热,头汗出,腹胀咳嗽,上气肩息,胫蹇足交,三岁不行,皆治之。

  钟乳丸方

  钟乳粉防风(去芦头)熟干地黄牛黄(细研)甘草(炙)漆花(《婴孺方》以此一味为豺漆,盖五加皮也。)上各一分捣,罗为末,入研了药,更研令匀,以犬脑髓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饮下三丸,早晨、午间。

  日晚各一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颅骨开。宜涂

  白芨散方

  白芨细辛防风(去芦头)柏子仁上各一分捣,细罗为散。以乳汁调涂儿颅骨上,日再用之。

  《婴孺方》治小儿脑长喜摇头,解颅。

  狗脑丸方

  狗脑(一个)豺漆(五加皮也)甘草(炙)白术防风钟乳石干地黄(各一分)牛黄(二分)上以狗脑丸小豆大。一岁饮下二丸,日再,未知加之。又云∶儿囟常令暖,冷即病死。

  《婴孺方》小儿锢囟药,使脑不长。

  芍药粉上取黄雌鸡临儿囟上,刺其冠,以血滴囟上,血上以芍药粉敷之,使血不见,一日立瘥。

  《婴孺方》治小儿解颅囟大,身羸汗出,肺胀咳上气,三、五岁不行。

  狗脑丸方

  甘草(炙)地黄(各三分)防风白术(各二分)钟乳粉牛黄(各二铢)上为末,狗脑丸如小豆大。二岁饮服七丸,日再稍加之。

  张涣∶婴儿头骨应合而不合,头缝开解,名曰解颅。宜用

  玉乳丹方

  钟乳粉(根据古法制炼者)柏子仁(别研)熟干地黄(根据法蒸焙者)当归(洗焙干。各半两)防风(锉)补骨脂(净炼炒。各一两)或加黄、茯苓上件除别研者碾为细末,次入钟乳粉等拌匀,炼蜜和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煎茴香汤下,乳食前。

  《万全方》治小儿解颅囟大,身有痼热,头汗出,腹胀咳嗽,上气肩息,胫蹇足交,三岁不行皆治之。

  磁石丸

  磁石(火,醋淬七遍,细研飞过)防风(去芦头)熟干地黄牛黄(研入)甘草(炙)干漆(炒令烟出。以上各一分)上捣,罗为末,入研了药,更同研匀,以犬脑髓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丸,粥饮下,早晨、午间、日晚各一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长沙医者丁时发传治小儿解颅。

  虎骨方

  虎骨败龟板不灰木乳香(各半两)上为末。用生猪血于手心内调,涂在头缝开处,以旧绵子包裹七日,第八日以葱汤水洗去前药,再用此药涂之。经年者已减一分,又歇三日,方再用药涂之。又服

  参苓散

  人参茯苓白附子(炮)羌活甘草(炙)芍药白术(水煮。各一分)犀角屑京芎藿香(后三味减一半)上为末。每服半钱,水一盏,用少金银同薄荷三叶煎至三分,温服,通惊气。

  [卷第六] 囟不合第二

  《圣惠》∶夫小儿囟不合者,此乃气血少弱,骨本不荣故也。皆由肾气未成,肝肺有热,壅热之气上冲于脑,遂令头发干枯,骨髓不足,故令囟不合也。

  钱乙论解颅,六年大而囟不合,肾气不成也,长必少笑。更有目白睛多,白色瘦者,多愁少喜也。余见肾虚。

  《千金》治小儿囟门不合方。

  防风(一两半)柏子仁白芨(各一两)上三味末之,以乳和敷囟上。十日知,二十日愈。日一。

  《婴孺方》

  狗脑丸

  治小儿三岁不行,脑长囟大,头汗出,有热,足燥胫交方。

  钟乳石干地黄甘草豺漆(五加皮也)防风(各等分)上为末,狗脑丸如小豆大。饮下二丸,日进三服,夜二服。

  《婴孺方》治小儿囟开不合方。

  防风(六分)白芨(四分)栀子(三分)上为末。以乳汁蜜和,涂囟上,日一度。

  《婴孺方》小儿囟开令合方。

  防风(六分)白芨(二分)上为末。乳和涂囟上,日十度,以知为度。二十日当合。

  钱乙治囟开不合,鼻塞不通。

  天南星大者,微炮去皮,为细末。淡醋调,涂绯帛上,贴囟上,火灸,手频熨之。

  张涣∶婴儿解颅,囟不合,囟填,囟陷下不平。皆由肾经虚热。宜用

  对囟散

  方蛇蜕皮(一两烧灰,细研)防风川大黄(湿纸裹火,煨存性。)白芨(各半两)上件碾为细末,入青黛半两,同研匀。每用半钱,以猪胆汁调匀,用一纸囟子摊之,四边回各留少白纸,用淡醋、生面糊贴囟上,不住以温水润动,一伏时换。

  《庄氏家传方》治脑缝不合。

  山茵陈(一两)车前子百合(各半两)上为末,用乌牛乳汁调涂脚及脑缝上,用帛子裹头,三日一换,五上必效。

  《王氏手集》

  封囟散

  方治囟开不合,头缝开张;囟开崎陷,咳嗽鼻塞。

  柏子仁防风天南星(各四两)上为细末。每用一钱,以猪胆汁调匀,稀稠得所,摊在绯绢帛上,看囟子大小剪贴。一日一换,不得令干,时时以汤润动。

  《圣惠》小儿囟开不合,灸脐上、脐下各五分。二穴各三壮。灸疮未合,囟开先合,炷如小麦大。

  [卷第六] 囟填第三

  《巢氏病源》小儿囟填候∶小儿囟填,由乳哺不时,饥饱不节,或热或寒,乘于脾胃,致腑脏不调,其气上冲所为也。其状囟张如物填其上,汗出,毛发黄而短者是也。若寒气上冲即牢ht(音昴,履头也,肿硬如履头叠起。)热气上冲即柔软。又小儿胁下有积,又气满而体热,热气乘于脏,脏气上冲于脑囟,亦致囟填。又咳且啼,而气乘脏上冲,亦病之。啼甚久,其气未定,因而乳之,亦令囟填。所以然者,方啼之时,阴阳气逆上冲故也。

  《石壁经》三十六种积热囟虚肿候歌∶积聚脾中热不通,致令面赤口唇红。胸高夜嗽多胀,休使流传肺有风。喉里作声涎上壅,囟门肿起热来冲。但教凉膈安灵府,能使三朝速有功。

  积有冷热皆能作肿。冷则粪白,或酸臭气冲人。亦有虫出,其食物皆不能化,腹胀满而多困,喉中亦鸣也。

  热则使多渴,其粪赤色,面亦黄赤,口内臭气,亦虫出。各看其证候调治,且须分水谷去积,并调气。冷则温脾胃,热则去其热,化涎止渴。囟隐则冷也,肿则热也。(《凤髓经》此候歌括一同。有注云∶宜与金华散。)《石壁经》三十六种积热囟虚肿候云∶此候宜将时气门中。三十六种除湿散,浓煎,桑白皮汤下。

  《小儿形证论》四十八候∶积热囟虚肿歌一同。后云∶此候肺热生风,涎鸣囟肿,将白丁香膏一、二服,或南星丸一、二服便退。

  《秘要指迷论方》∶凡小儿生下一月,日内或囟门肿,此乃受胎热气,即用黄柏膏涂于足心涌泉穴。如陷即用半夏膏涂手心。此乃婴儿肾流受冷气。邪干心,致令病生。(黄柏、半夏皆为末,皆冷水调贴)

  [卷第六] 囟陷第四

  《巢氏病源》小儿囟陷候∶此谓囟陷下不平也。由肠内有热,热气熏脏,脏热即渴引饮。而小儿泄利者,即腑脏血气虚弱不能上冲髓脑,故囟陷也。

  《圣惠》治小儿脏腑壅热,气血不荣,致囟陷不平者。

  生干地黄散方

  生干地黄(二两)乌鸡骨(一两涂,醋炙令黄。)上件药捣,细罗为末。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半钱。

  《圣惠》治小儿囟陷方。

  上取猪牙车骨髓,煎如膏,涂囟上良。

  《圣惠》又方上以狗头骨炙令黄,捣、罗为末。以鸡子清调涂之。

  《圣惠》又方上以天灵盖炙令黄,捣、罗为末。以生油涂调之。

  《千金》小儿囟陷,灸脐上、下各半寸,及鸠尾骨端。又足太阴各一壮。

  [卷第六] 滞颐第五

  《巢氏病源》小儿滞颐候∶滞颐之病,是小儿多涎唾流出,渍于颐下,此由脾冷液多故也。脾之液为涎,脾气冷,不能收制其津液,故冷涎流出,滞渍于颐也。

  《五关贯真珠囊》小儿滞颐疾候∶滞颐疾者,涎流口边无时,此即因风冷入脾胃,故令涎水常流。

  《惠济方》小儿滞颐候歌∶(宜葱汤丸,取用银白丸补)滞颐为患本因伤,流出清涎口角傍。此患脾虚寒胃口,愚夫却道破涎囊。终朝服药全无效,夜卧流涎亦汗床。洗肺更宜温胃口,脾元一壮自安康。

  《千金》治小儿口中涎出方。

  以白羊屎内口中。

  《千金》又方以东行牛口中沫,涂口中及颐上。

  《千金》又方桑白汁涂之瘥。

  张涣∶小儿有多涎,常留在两口角,此由脾胃有冷,流出渍于颐下,乃名滞颐之病。

  宜温脾丹方

  半夏(一两,用生姜六两同捣,细炒令黄)丁香木香(各一两)干姜白术青橘皮(各半两)上件捣,罗为末,炼蜜和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饮下。量儿大小加减。

  张涣

  温胃散

  治脾冷流涎。

  半夏(白矾水浸,炒黄)人参(去芦头)肉豆蔻白术干姜甘草(炙。以上各半两)丁香(一两)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八分一盏,入生姜二片,煎五分去滓,温服食前。

  [卷第六] 齿不生第六

  《巢氏病源》小儿齿不生候∶齿是骨之所终,而为髓之所养也。小儿有禀气不足者,髓即不能充牙齿骨,故齿久不生也。

  《千金翼方》∶溺中竹木主小儿齿不生,正旦刮,涂之即生。

  《外台》∶《短剧》又方取雌鼠屎三、七枚,以一枚拭齿根处,尽此止,二十一日齿当生。雌鼠屎,头尖是也。《千金》同。《杨氏产乳方》用三十枚,仍云雌粪,用两头丸者。

  《圣惠》治小儿齿不生,或因落不生方上取牛粪中黑豆二、七枚,小开去头上皮,以此豆头开处,注齿根上,时时用之,当效。

  张涣云∶禀受肾气不足者,即髓不强。盖骨之所终而为髓,髓不足不能充牙齿,故齿不生。

  宜香附丹方

  大香附子(拣净,刮去皮)沉香(各一两)槟榔雌鼠粪(烧灰)干蟾(烧灰。以上各半两)上件捣,罗为末,用羊髓四两,煮烂和成膏如黍米大。每服十粒,麝香汤下。量儿大小加减。

  [卷第六] 发不生第七

  《巢氏病源》小儿头发不生候∶足少阴为肾之经,其华在发。小儿有禀性,少阴之血气不足,即发疏薄不生。

  亦有因头疮而秃落不生者,皆由伤损其血,血气损少,不能荣于发也。

  《千金》治少小头不生发。

  一物楸叶方

  楸叶捣取汁,敷上立生。(《千金翼》取楸叶中心,绞汁涂。)《千金》治小儿头不生发方。

  烧鲫鱼灰末,以酱汁和敷之。

  《千金翼》治发薄不生方。

  先以醋泔清洗秃处,以生布揩令火热,腊月猪脂并细研铁,生煎三沸涂之。日三遍。

  《外台》深师疗头风

  乌啄膏

  ,生发令速长而黑光润方,亦治小儿发不生。

  乌啄莽草石南星草续断皂荚(去皮子,熬)泽兰白术(各二两)辛夷人(一两)柏叶(切,半升)猪脂(二升)上十味以苦酒渍一宿,以脂煎于东向灶釜中,以苇薪煎之。先置三堆土,每一沸即下置一堆土。候沸定,却上至三沸,共置土堆上,三毕成膏讫去滓,置铜器中。数北向屋溜,从西端至第七溜下埋之,三十日药成。

  小儿当刮头,日三涂。大人数沐,沐已涂之甚验。

  《本草》甑气水,主长毛发。以物于炊饮饭时承取沐头,令发长密黑润。不能多得,朝朝梳。小儿头渐渐觉有,益好。

  《图经》曰∶小儿白秃,发不生,捣榆皮末,苦酒调涂之。

  《圣惠》治小儿脑疳,头发连根作穗子,脱落不生,兼疮白秃,发不生者。并宜用

  生发神效黑豆膏

  方黑豆苣胜(各三分)诃梨勒皮(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以水拌令匀,内于竹筒中;以乱发塞口,用灰白煨取油,贮于瓷器中。先以米泔皂荚汤洗头,拭干,涂之,日再用,十日发生。

  《圣惠》又方葛根末猪脂羊脂(各二两)上件药入铫子内,以慢火熬成膏,收于瓷盒中。每取一钱,涂摩头上,日再用,不过五、七度效。

  《圣惠》治小儿白秃,不生发,燥痛。宜用

  香薷煎方

  陈香薷(二两)胡粉(一两)猪脂(半两)上件药,以水一大盏煎香薷,取汁三分去滓,入胡粉、猪脂相和令匀。涂于头上,日再用之。

  《圣惠》治小儿头秃不生发,苦痒。

  蔓菁子散方

  上取蔓菁子,捣为末,以猪脂调涂于秃处佳。

  《圣惠》又方上用贯众烧灰,细研。以油调敷之。

  《圣惠》又方上取麻子一升,熬黑,压取脂,敷头上良。

  《圣惠》又方上用盐汤洗之,生油和蒲苇灰敷之。

  《圣惠》又方上用雁脂敷之佳《婴孺方》治小儿发不生。

  熊白上取涂之。

  《婴孺》又方桃叶上取汁涂。

  《婴孺》又曰∶煮鸡子取七个,剥去白,熬令汁出,取涂之。

  张涣云∶禀受气血不足,不能荣于发,故头发不生,呼为疳病,非也。宜

  苣胜丹方

  苣胜(一合,别研)当归(洗,焙干)生干地黄芍药(各一两,以上捣,罗为细末)胡粉(半两,细研)上件同研匀,炼蜜和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煎黑豆汤下。兼化涂搽头上无妨。量儿大小加减。

  [卷第六] 发黄第八

  《巢氏病源》小儿头发黄候∶足少阴为肾之经,其血气华于发。若血气不足,则不能润悦于发,故发黄也。

  《千金翼》发黄方腊月猪膏和羊屎灰、蒲灰等分敷之,三日一为,取黑止。

  《千金翼》又方以醋煮大豆烂,去豆,煎令稠,涂发。

  《千金》又方熊脂涂发梳之,散头床底,伏地一食顷即出。形尽当黑,用之不过一升。

  安师传治小儿发黄极妙方。

  破故纸不计多少,银石器中慢火炒丸。

  上为细末,用地黄汁煎成膏,和为丸绿豆大。每服十五、二十丸,盐汤送下,食前。

  [卷第六] 虫胞第九

  (谓胎中头生疮,其疮有虫)《巢氏病源》虫胞候∶小儿初生,头即患疮,乃至遍身,其疮有虫,故因名虫胞也。

  固堤张先生论小儿虫胞∶《巢源》徒有其证,而后世不见其方。大抵是小儿初生,头上便即有疮,迤逦侵淫,生至身体。又其疮有虫,似从胞中有虫也,故谓之虫胞。治之之法,服去蛲虫等药,又洗贴头疮药中药虫之药,可以为效矣。

  《子母秘录》∶小儿头身诸疮有虫,烧鸡卵壳研和猪脂敷之。

  《千金》治小儿头疮方。(此以下数方,皆能杀虫。)胡粉(一两)黄连(二两)上二味末之,洗疮去痂,拭干敷之即瘥。更发,如前敷之。

  《千金》又方胡粉连翘(各一两)水银(半两)上三味以水煎连翘,内胡粉、水银和丸敷之。

  《千金》又方胡粉白松脂(各二两)水银(一两)猪脂(四两)上四味合煎去滓,内水银粉调敷之。

  《千金》治小儿头疮。

  苦参洗汤方

  苦参黄芩黄连黄柏甘草(炙)大黄芎(各一两)蒺藜子(三合)上八味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渍布疮上,日数遍。

  安师传治小儿虫胞药方。

  百部雄黄黄柏上三味等分为末,油调涂疮上。

  [卷第六] 鹤节第十

  《巢氏病源》小儿鹤节候∶小儿禀生,血气不足,即肌肉不充,支节柴瘦,骨节皆露,如鹤之脚节也。

  《圣惠》论∶夫肾脏者,精神之所舍,元气之所系。若其气强盛,则骨髓满溢,故令肌体充盛之。若气血不足,脏腑劳伤,真气不守,邪气所侵,则肾气虚弱,骨髓枯竭,不能荣华,故令骨萎羸瘦也。

  《外台秘要》疗小儿羸瘦。常服

  不妨乳

  方甘草(五两,炙)上一件捣,筛,蜜丸如小豆大。一岁儿服十丸,日三,尽即更合。

  《集验方》∶小儿禀气不足,真元怯弱,肢体柴瘦。补其本气,自然气体充盛,肌肤盈溢。宜

  补肾地黄丸

  熟干地黄(八分,焙,秤)山茱萸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去皮。各三钱)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三岁以下二、三丸,温水空心化下。

  [卷第六] 手拳不展第十一

  《圣惠》论∶夫小儿手拳者,由在胞之时,其母脏腑虚为风冷所乘;儿生之后,肝气不足,致筋脉挛缩,不得伸展,故令手拳不展也。

  《圣惠》治小儿手拳不展,是肝气不足,内伤风邪。宜服

  薏苡仁散方

  薏苡仁(三分)秦艽(去苗)防风(去芦头)酸枣仁(微炒)甘草(微炙赤,锉。以上各半两)当归(锉,微炒)桂心(各一分)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不计时候服之。

  《圣惠》治小儿手不展,是风邪滞气所客,令荣卫不通。宜服

  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羌活五加皮白藓皮桂心(以上各一分)麻黄(半两,去节、根)甘草(半分,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不计时候温服。

  《圣惠》又方麻黄(半两,去节、根)桂心赤芍药羌活细辛甘草(炙微赤,锉。以上各一分)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张涣治小儿受肝气怯弱,致筋脉挛缩,两手伸展无力。宜

  薏苡丹

  方。又治手拳不展。

  当归(洗,焙干)秦艽(去苗)薏苡仁(汤浸,去皮研细)酸枣仁防风羌活上件各等分捣,罗为细末,炼蜜和如鸡头大。每服一粒至二粒,麝香荆芥汤化下,不计时候。

  [卷第六] 脚拳不展第十二

  《圣惠》论∶夫小儿脚拳者,由在胞之时,其母脏腑内有积冷,为风邪所乘,儿生之后,肾气不足,血气未荣,故令脚指拳缩不展也。

  《圣惠》治小儿脚不展,指拳缩。宜服

  当归散

  方当归(锉,微炒)麻黄(去根节。各半两)羌活酸枣仁(微炒)人参(去芦头)杜仲(去粗皮,微炙,锉)桂心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乳食前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脚拳不展,筋急干细。

  山茱萸散方

  山茱萸羌活薏苡仁桂心羚羊角屑当归(锉,微炒)甘草(炙微赤,锉)黑豆(炒熟)白茯苓防风(去芦头。以上各一分)生干地黄麻黄(去根节。各半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每于乳食前,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脚指拳缩。宜服

  生干地黄丸方

  生干地黄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微炒。各半两)牛膝(去苗)防风(去芦头)桂心海桐皮羌活白茯苓薏苡仁(以上各一分)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于乳食前以温酒下七丸。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张涣方》小儿禀受肾气不足者,气血未荣,脚指拳缩无力,不能伸展。宜

  海桐皮散

  方。治脚拳不展。

  海桐皮牡丹皮当归(汤洗,焙干)熟干地黄牛膝(酒浸焙干。以上各一两)补骨脂山茱萸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八分一盏,入葱白二寸,煎至五分。去滓温服,食前。

  [卷第六] 语吃第十三

  《千金》论∶小儿初出腹有连舌,舌下有膜如石榴子,中膈连其舌下后喜,令儿言语不发不转也。可以摘断之,微有血出无害。若血出不止,可烧发作灰末敷之,血便止。

  《小儿集验方》云∶小儿语吃,本于心气不足,舌本无力,故欲有言而舌不能运。又有成于积习而然者,是生而不吃,一旦小儿相较而吃,俗谚所谓∶学吃三日,改吃三年是也。心气不足而舌本无力,可调之以药。若其积习而成,则初习之时,令详缓而语,急改之为上。

  陈藏器《本草》云∶鸲鹆主吃,取炙食之,小儿吃不过一枚瘥也。腊月得者,主老嗽。

  《明堂针灸经》灸翳风二穴,在耳后陷中,按之引耳中,手足少阳三会。治耳聋、口眼斜,失欠脱颌,口噤不开,吃不能言,颊肿,牙车急痛。

  [卷第六] 通睛第十四

  《龙木论》论小儿通睛外障,此眼初患时,皆因失误筑打着头面,额角兼倒蹙扑下,令小儿肝受惊风,遂使眼目通睛。宜服牛黄丸、犀角饮子、通顶石南散立效。

  牛黄丸方

  牛黄白附子肉桂干蝎芎石膏(各一两)白芷藿香(各半两)朱砂麝香(各少许)上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临卧薄荷汤下三丸。乳母忌热面、猪肉等。小儿化服亦得。

  又

  犀角饮子

  方犀角(一两)射干草龙胆(各半两)钩藤(三分)黄芩人参茯苓甘草(炙)远志(各一分)上为末,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滓温服。

  通顶石南散

  石南(一两)藜芦(三分)瓜蒂(五、七个)上为末,每用一粳米许,一日两度,通顶为妙。

  安师传治小儿通睛眼方。

  竹叶(四十九片)黑豆(四十九粒)石决明(研极细,一钱)上三物用水一盏半同煎至半盏,遂旋随儿大小与温服少许。令两日尽,再煎服之。

  [卷第六] 愍塞第十五

  《巢氏病源》小儿愍塞候∶人有禀性阴阳不和而心神愍塞者,亦有因病而精采暗纯。皆由阴阳之气不足,致神识不分明也。

  《葛氏肘后方》疗人心孔愍塞多忘喜误。

  七月七日,取蜘蛛网着领中,勿令人知。

  《葛氏肘后》又方丁酉日,密自至市买远志,着巾角中还,末服之,勿令人知。

  《葛氏肘后》又方丙午日,取鳖甲,着衣带上良。

  《葛氏肘后》又方取牛、马、猪、鸡心肝,干之末,向日酒服方寸匕,日三,问一知十。

  《葛氏肘后》∶

  孔子大圣智枕中方

  茯苓人参茯神(各五分)菖蒲(二分)远志(七分)上为末,水服方寸匕,日三夜一服。

  《葛氏肘后》又方章陆花阴干一百日,捣末,暮水服方寸匕。暮卧思念所欲知事,即于眠中醒悟。

  《葛氏肘后》又方上党人参半斤,七月七日麻谷一升,合捣蒸,候气尽遍服一刀圭,暮卧逆知未然之事。

  [卷第六] 行迟第十六

  《巢氏病源》小儿数岁不能行候∶小儿生自变蒸至于能语,随日数血脉骨节备成,其膑骨成即能行。骨是髓之所养,若禀生血气不足者,即髓不充强,故其骨不即成而数岁不能行。

  《圣惠》论∶夫小儿行迟者,是肝、肾气不足,致骨气虚弱,筋脉无力,故行迟也。

  张涣论∶凡儿生至周岁,三百六十日膝骨成乃能行。近世小儿多因父母气血虚弱,故令胎气不强,骨气软弱,筋脉无力,不能行步。

  《婴童宝鉴》论∶小儿骨蒸,肺脉寒,长不能行。

  《颅囟经》治小孩子自小伤抱,脚纤细无力,行立不得,或骨热疳劳,肌肉消瘦。

  柴胡饮子方

  柴胡鳖甲(米醋涂,炙)知母桔梗枳壳(麸炒,去瓤)元参升麻上件等分并细锉。每日煎时,三岁以下取药半两,水五合,煎二合去滓,分两服,空心,食前后各一服。

  忌毒物。饮后用澡浴方。

  《颅囟经》澡浴方苦参茯苓皮苍术桑白皮白矾(各半两)葱白(少许)上锉细。每浴时取一两,沸水二升,浸药后通温与儿浴之。避风于温处,妙。

  《千金》治小儿数岁不行方。

  取葬家未开户,盗食来以哺之,日三便起行。

  《千金翼》治小儿数岁不行方。

  葬家未开户时,盗取其饭以哺之,不过三日即行,勿令人知之。

  《千金翼》∶牛脐中毛,主小儿久不行。

  《元和纪用经》疗小儿三岁不能行,由虚弱受气不足,腰脊、脚、膝筋骨软。

  真五加皮上末之,粥饮滴酒少许,调一粟壳许,日三服。有风骨节不利者尤相宜。经以四味饮、黑散、紫丸、至圣散、蜀脂饮、麝香丸并此五加皮药七方,谓之育婴七宝。紫阳道士一名《保子七圣至宝方》,专为一书者,此方是也。

  《圣惠》治小儿十岁以来,血脉不流,筋脉缓弱,脚膝无力,不能行步。宜用

  生干地黄丸方

  生干地黄当归(锉,微炒)防风(去芦头)酸枣仁(微炒)赤茯苓黄(锉)芎羚羊角羌活甘草(炙微赤,锉)桂心上件药各等分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食前以温酒下十丸,更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五、六岁不能行者,骨气虚,筋脉弱。宜服益肝肾脏

  羚羊角丸方

  羚羊角屑虎胫骨(涂醋,炙令黄)生干地黄酸枣仁(微炒)白茯苓(以上各半两)桂心防风(去芦头)当归(锉,微炒)黄(以上各一分)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于食前,以温酒破研五丸服之。(钱乙方同,至服食法则云∶每服一皂子大,儿大者加之。仍云∶温水化下,日三、四,久服取效。)《婴孺方》治小儿不生肌肉,又三岁不能行,往来寒热如大痫,数发不能灸刺。用

  五参浴汤方

  大黄黄芩黄连沙参元参紫参苦参浓朴(炙)附子(炮)芍药(以上各二两)消石(三两)丹参(一两)雷丸(五十个)上以黍米淘汁三升,同煎令三沸,适寒温浴了。当卧汗出,余汁更浴,煎同上法。甚者加猪蹄一具良,更添水。

  《婴孺方》治小儿数岁不行方。

  祭米饭上取墓未闭门时,取米饭就墓门中哺儿,二十日便行,勿令人知。

  张涣

  麝茸丹方

  治数岁不能行,曾经大效。

  麝香(制研)茄茸(酥炙黄)生干地黄当归(洗焙干)黄(锉)虎胫骨(锉,涂酥炙黄)上件各一两,捣、罗为细末。用羊髓四两,煮烂成膏如黍米大。每服十粒,摩沉香汤下,乳食前,日三服。

  《良方》治小儿筋骨诸疾,手足不随,不能行步运动。

  左经丸

  草乌头(肉白者,生,去皮脐)木鳖(去壳,别研)白胶香五灵脂(各三两半)当归(一两)斑蝥(二百个,去翅足,少醋煮熟)上为末,用黑豆去皮,生杵粉一斤,醋煮糊为丸,鸡头大。每服一丸,酒磨下。筋骨疾但不曾针灸伤筋络者,四、五丸必效。予邻里胡生者,一女子膝腕软不能行立已数年。生因游净因佛寺,与僧言。有一僧云∶能治。出囊中丸十枚,以四枚与生,曰∶服此可瘥。生如其言与服,女子遂能立。生再求药于院。僧曰∶非有爱也,欲留以自备。必欲之,须合一料。生与钱一千,辞不受,止留百钱。后数日得药,并余余十余悉归之。同院僧佐其理药,乃引得此方。予至嘉兴,有一里巷儿年十岁,双足不能行,以一丸分三服,服之尽,四、五丸,遂得行。自此大为人之所知,其效甚着。此药通荣卫,导经络,专治心肾肝三经,服后小便少淋涩,乃其验也。

  《吉氏家传》∶五、六岁不行方。

  石斛牛膝鹿茸(酥炙)茯苓菟丝子(各一分)黄(二分)上件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四丸,加减,温水下。

  长沙医者丁时发传∶治大人、小儿锉骨行步艰难,脚足无力,并皆治之。

  续命丹

  防风乳香蔓荆子(炒)牛膝麻黄羚羊角屑酸枣仁草乌头(去皮)没药白术茯苓(各一分)天麻(酒煮)胡麻(炒)当归续断(各半两)川乌头(去皮)黄(各四钱)蒺藜(半分)上件以法制合为细末,炼蜜为丹,小弹子大。每服一粒,用葱酒细嚼,一日三、五服。用后洗药,服药三日方洗。

  草乌头当归地龙木鳖子紫贝草楸目葱须荆芥(各一两)上为末煎汤,露脚指甲,从上淋洗至下。次用薰法∶柴胡草乌头赤小豆吴茱萸羌活晚蚕沙(各一两)上为末,黑豆三升,次用热水泡,少倾,去黑豆,入前件药,依旧煮,盆盛,熏锉闪处令出骨中汗,或无力者亦根据此。

  《食疗》∶白鸭卵小儿食之,能使儿脚软不行,行多爱倒。若盐淹食之,即宜人。

  《婴童宝鉴》灸法∶小儿五岁不能行,灸足两踝,各三壮。

  [卷第六] 语迟第十七

  《巢氏病源》小儿四、五岁不能语候∶人之五脏有五声,心之声为言。小儿四、五岁不能言者,由在胎时其母卒有惊怖,内动于儿脏,邪气乘其心,令心气不和,至四、五岁不能言语也。

  《千金》∶论小儿初出腹有连舌,舌下有膜如石榴子,中隔连其舌下后喜,令儿言语不发不转也。可以爪摘断之,微有血出无害。若出血不止,可烧发作灰末敷之,血便止也。(姚和众云∶若不摘去,儿哑。)张涣论∶心之声为言。若儿稍长,合语而迟语,由妊娠时其母因有惊怖,内动于儿脏,邪气乘于心,使心气不足,舌本无力,故语迟也。

  《千金》治小儿四、五岁不语方。

  赤小豆酒和敷舌下。

  《本草》日华子云∶社坛余胙酒,孩儿语迟,以少许令吃。

  《圣惠》治小儿心气不足,舌本无力,令儿语迟。

  芍药散方

  赤芍药(一两)黄(三分,锉)犀角(屑)槟榔甘草(炙微赤,锉。以上各半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末。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不计时候,分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五、六岁不语者,为心气不足,舌本无力,发转不得。亦云风冷伤于少阴之经,是以舌难发于五音,故至时不语。

  菖蒲丸方

  菖蒲人参(去芦头)黄连(去须。以上各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天门冬(去心焙。各一两)赤石脂丹参(各三分)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温水研下五丸。量儿大小,不计时候,加减服之。

  钱乙治小儿心气不足,五、六岁不能言。

  菖蒲丸

  石菖蒲丹参(各二钱)天门冬(去心,焙秤)麦门冬(去心,焙秤。各一两)赤石脂(三分)人参(半两,切去须焙)上同为细末,炼蜜丸绿豆大或麻子大。温水下五、七丸至一、二十丸。不计时候,日三、四服,久服取效。

  又有病后肾虚不语者。宜兼服钱氏地黄丸(方在虚寒门中。)张涣

  菖蒲汤丹方

  治数岁不能语。

  菖蒲(一寸,九节者)远志(去心)桂心(以上各一两)酸枣仁黄人参(去芦)黄连(去须。以上各半两)上件捣,罗为细末,炼蜜和如鸡头大。每服一粒至二粒,煎生姜汤下,不拘时候。

  《张氏家传》治小儿不语方。

  酸枣仁柏子仁(各半两)郁李仁人参(各一两)上为细末,蜜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小儿每服十丸。若是气虚之人,只使郁李仁、人参二件。

  《庄氏集》穴灸法∶四、五岁不语,灸两足踝上各三壮。

  《庄氏集》穴灸法∶小儿至五、六岁不语,是心气不足,舌无力,发转难故也。灸心三壮,在第五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

  [卷第六] 龟胸第十八

  《圣惠》论∶小儿龟胸者,缘肺热胀满,致使胸高如龟。又云∶多食热乳,亦能致此也。

  张涣论∶凡乳母乳儿,常捏其宿乳。夏常洗乳净,捏去热乳。若食儿饮热乳,损伤肺气,胸高胀满。令儿胸高如龟,乃名龟胸。

  《圣惠》治小儿龟胸,肺热壅滞,心膈满闷。

  大黄丸方

  川大黄(三分,锉,微炒)天门冬(去心焙)百合杏仁(汤洗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木通桑白皮甜葶苈(隔纸炒令紫色)川朴硝(各半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不计时候,以温水研破五丸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又方甜葶苈(隔纸炒令紫色)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麻黄(去芦节)川大黄(锉,微炒。以上各半两)桂心(一分)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不计时候,以温水研下五丸。量儿大小临时加减。

  《圣惠》治小儿龟胸方。

  上取龟尿,随多少摩胸骨上,即瘥。

  张涣治龟胸

  百合丹方

  桑根白皮木通川朴硝杏仁(汤浸去皮尖)川大黄天门冬(去心。各半两)百合(一两)上件捣,罗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饮下。量儿大小加减。

  《吉氏家传》龟胸方。

  葶苈(熬)大黄(各三分)桂心(一分)麻黄(二分,去节)上件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米饮下。

  《圣惠》灸法∶龟胸缘肺热胀满攻胸膈所生。又缘乳母食热面、五辛,转更胸起高出。灸两乳前各一寸半,上两行三骨罅间,六处各二壮,炷如小麦大。春夏从下灸上,秋冬从上灸下。若不根据此法,则灸十而不能一、二愈也。

  《庄氏集》穴灸龟胸法∶取九家灰一料盛簸箕中,令儿合面,印胸迹于上,于龟胸从上当中及两边,令三姓人同下火,各于灰上灸三壮,弃灰于河流或水中。

  [卷第六] 龟背第十九

  《圣惠》论∶小儿龟背者,由坐儿稍早,为客风吹着脊骨,风气连于髓,使背高如龟之状也。

  钱乙论龟背∶龟背者,肺热胀满,攻于胸膈,即成龟胸。又乳母多食五辛亦成。又儿生下,客风入骨,逐于骨髓,即成龟背。治以龟尿点节骨。取尿水法∶当莲叶安龟在上,后以镜照之,自尿出,以物盛之。

  张涣论∶婴儿生后一百八十日,始骨成,方能独坐。若强令儿坐,坐之太早,即客风寒,吹着儿背及脊至骨,传入于髓,使背高如龟之状,乃日龟背。宜松蕊丹(方在后。)《圣惠》治小儿龟背。

  麻黄丸方

  麻黄(三分,去根节)桂心独活防风(去芦头)赤芍药川大黄(锉,微炒)枳壳(麸炒微黄,去瓤)松花(以上各半两)上件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又方槟榔川大黄(锉,微炒。各半两)桂心前胡(去芦头)防风(去芦头)赤芍药独活诃梨勒皮枳壳(麸炒微黄,去瓤)松花(干用)麻黄(去根节。以上各一分)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又方龟尿摩背上瘥。

  张涣

  松药丹

  治小儿龟背。

  松花(洗,焙干)枳壳(麸炒,去瓤)防风(去芦头)独活(以上各一两)麻黄(去根节)川大黄(炮)前胡桂(以上各半两)上件药捣,罗为细末,炼蜜和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粥饮下。量儿大小加减。

  《吉氏家传》治龟背方∶大抵小儿此病,为生时被客风吹拍着背,风透于骨髓,使背高如龟状。

  独活丸方

  独活防风桂心大黄(各二分)麻黄(去节)枳壳(炙)芍药(各一分)上件为细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米饮下。

  《圣惠》灸法∶小儿龟背,生时被客风拍着脊骨,风达于髓所致。灸肺、心、鬲各三壮,炷如小麦大。

  肺在第三椎下两旁各一寸半。心在第五椎下两旁各一寸半。鬲在第七椎下两旁各一寸半。

上一章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