蔼然一气备天和释义


【蔼然】1.温和、和善貌。《管子·侈靡》:“蔼然若夏之静云,乃及人之体。”宋施彦执《北窗炙輠》卷上:“伯淳既见,和气蔼然见眉宇閒。”明唐顺之《陈封君六十寿序》:“余见封君,其貌俛然而敕其气,蔼然而温其里。”鲁迅《呐喊·端午节》:“这种人待到失了权势之后,捧着一本《大乘起信论》讲佛学的时候,固然也很是‘蔼然可亲’的了。”2.盛貌。旧题唐柳宗元《龙城录·王渐作孝经义》:“后有病者,即请渐来诵书,寻亦得愈,其名蔼然。”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孟宾于》:“声誉蔼然,留寓久之。”3.云烟弥漫貌。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张逢》:“山

【一气】指混沌之气。古代认为是构成天地万物之本原。《庄子·大宗师》:“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论》:“王者受图,咸资世德,犹混成之先大帝,若一气之生两仪。”明王廷相《答何粹夫》二:“天地未判之前只有一气而已,一气之中即有阴阳。”清姚鼐《于子颖扬州使院见禹卿》诗:“阴阳有开闔,一气无迁代。”2.指空气。晋方庆《风过箫赋》:“风之过兮,一气之作。”3.指呼吸一次。《晋书·许迈传》:“常服气,一气千餘息。”4.指奏乐首须以气动之。《左传·昭公二十年》:“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

【备】〔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平祕切,音避。成也。《周禮·春官·樂師》凡樂成則告備。又咸也,副也。《書·周官》官不必備惟其人。又先具以待用也。《書·說命》惟事事,乃其有備,有備無患。《左傳·僖五年》凡分至啓閉,必書雲物,爲備故也。又足也。《易·繫辭》易之爲書也,廣大悉備。又《禮·祭統》福者,備也。備者,百順之名也。無所不順者之謂備。又盡也。《禮·月令》季秋之月,乃命冢宰,農事備收。又長兵曰備。《左傳·昭二十一年》用少莫如齊致死,齊致死莫如去備。又搔也。《周禮·秋官》冥氏若得其獸,則獻其皮革齒須備。《註》

【天和】1.谓自然和顺之理;天地之和气。《庄子·庚桑楚》:“故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为然。”《庄子·知北游》:“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成玄英疏:“汝形容端雅,勿为邪僻,视听纯一,勿多取境自,然和理归至汝身。”《淮南子·俶真训》:“含哺而游,鼓腹而熙,交被天和,食于地德。”唐孟郊《蜘蛛讽》诗:“万类皆有性,各各禀天和。”《红楼梦》第十六回:“且父母在家,思想女儿,不能一见,倘因此成疾,亦大伤天和之事。”2.谓人体之元气。《文子·下德》:“目悦五色,口肥滋味,耳淫五声,七窍交争,以害一性,日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