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庄子集释-清·郭庆藩
古籍列表页-吴江诗词网
庄子集释目录:
庄子集释
前言并序
庄子集释卷一上
庄子集释卷一下
庄子集释卷二上
庄子集释卷二中
庄子集释卷二下
庄子集释卷三上
庄子集释卷三下
庄子集释卷四上
庄子集释卷四中
庄子集释卷四下
庄子集释卷五上
庄子集释卷五中
庄子集释卷五下
庄子集释卷六上
庄子集释卷六下
庄子集释卷七上
庄子集释卷七下
庄子集释卷八上
庄子集释卷八中
庄子集释卷八下
庄子集释卷九上
庄子集释卷九下
庄子集释卷十上
庄子集释卷十下
点校后记
附录一
附录二
庄子集释
庄子者,姓庄,名周,(太史公云:字子休)。梁国蒙县人也。六国时,为漆园吏,与魏惠王、齐宣王、楚威王同时,齐楚当聘以为相,不应。时人皆尚游说,庄生独高尚其事,优游自得,依老氏之旨,著
...更多
前言并序
庄子的年代和孟子约略相当。孟子在梁惠王后元十五年游梁的时候,已经在位五十年的梁王尊称之为“叟”。梁王的相惠施是庄子的朋友,在庄子妻死时惠施往吊,见庄子正箕踞鼓盆而歌;惠施非难他
...更多
庄子集释卷一上
内篇【一】逍遥游第一【二】 【一】【释文】〔《内篇(一)》〕内者,对外立名。说文:篇,书也。字从竹;从艹者草名耳,非也。 【二】【注】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
...更多
庄子集释卷一下
内篇齐物论第二【一】 【一】【注】夫自是而非彼,美己而恶人,物莫不皆然。然,故是非虽异而彼我均也。
【释文】《齐物论》力顿反。李如字。《而恶》乌路反。
南郭子
...更多
庄子集释卷二上
【一】【注】夫生以养存,则养生者理之极也。若乃养过其极,以养伤生,非养生之主也。【释文】养生以此为主也。
吾生也有涯【一】,而知也无涯【二】。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三】�
...更多
庄子集释卷二中
内篇人间世第四【一】
【一】【注】与人群者,不得离人。然人间之变故,世世异宜,唯无心而不自用者,为能随变所适而不荷其累也。 【释文】《人间世》此人间见事,世所常行者也。
...更多
庄子集释卷二下
【一】【注】德充于内,(应)物〔应〕(一)于外,外内玄合,信若符命而遗其形骸也。【释文】崔云:此遗形弃知,以德实之验也。
【校】(一)物应依赵谏议本改。
�
...更多
庄子集释卷三上
【一】【注】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富,其所宗而师者无心也。
【释文】《大宗师》崔云:遗形忘生,当大宗此法也。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一】。知天之所为
...更多
庄子集释卷三下
内篇应帝王第七【一】
【一】【注】夫无心而任乎自化者,应为帝王也。
【释文】崔云:行不言之教,使天下自以为牛马,应为帝王者也。 啮缺问于王倪,四问而四不知【一
...更多
庄子集释卷四上
外篇骈拇第八【一】
【一】【释文】举事以名篇。
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一】。附赘县疣,出乎形哉!而侈于性【二】。多方乎仁义而用之者,列于五藏哉!而非道德
...更多
1
2
3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冒襄
元·刘敏中
(后蜀)何光远撰
清·贺龙骧
战国·申不害
(宋)岳珂
(明)杨慎
晋·阮藉
宋·虞汝明
明·潘季驯
(明)陆粲
清·单南山
明·李辅
(元)蔣正子
明·邵景詹
清·李雨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