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庄子集解-清·王先谦
古籍列表页-吴江诗词网
庄子集解目录:
庄子集解
内篇逍遥游第一
内篇齐物论第二
内篇养生主第三
内篇人间世第四
内篇德充符第五
内篇大宗师第六
内篇应帝王第七
外篇骈拇第八
外篇马蹄第九
外篇胠箧第十
外篇在宥第十一
外篇天地第十二
外篇天道第十三
外篇天运第十四
外篇刻意第十五
外篇缮性第十六
外篇秋水第十七
外篇至乐第十八
外篇达生第十九
外篇山木第二十
外篇田子方第二十一
外篇知北游第二十二
杂篇庚桑楚第二十三
杂篇徐无鬼第二十四
杂篇则阳第二十五
杂篇外物第二十六
杂篇寓言第二十七
杂篇让王第二十八
杂篇盗跖第二十九
杂篇说剑第三十
杂篇渔父第三十一
杂篇列御寇第三十二
杂篇天下第三十三
逍遥游第一
齐物论第二
养生主第三
人间世第四
德充符第五
大宗师第六
杂篇说剑第三十
昔赵文王喜剑,释文:“司马云:‘惠文王也,名何,武灵王子,后庄子三百五十年。洞纪云:“周赧王十七年,赵惠文王之元年。”’一云:案长历推惠文王与庄子相值,恐彪之言误。”剑士夹门而
...更多
杂篇渔父第三十一
孔子游乎缁帷之林,司马云:“黑林名也。”休坐乎杏坛之上。司马云:“泽中高处也。”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
...更多
杂篇列御寇第三十二
列御寇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见列子黄帝篇。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李云:“方,道也。”曰:“吾惊焉。”曰:“恶乎惊?”曰:“吾尝食于十●,司马云:“●读曰浆。十家并卖浆
...更多
杂篇天下第三十三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成云:“方,道也。”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宣云:“其有,谓所学。”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既无不在,则神圣明王
...更多
逍遥游第一
逍遥游第一言逍遥乎物外,任天而游无穷也。 补释文:“逍音销。遥亦作摇。游亦作游。逍遥游者,篇名,义取闲放不拘,怡适自得。”武按:本书让王篇善卷曰:“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更多
齐物论第二
齐物论第二天下之物之言,皆可齐一视之,不必致辩,守道而已。苏舆云:“天下之至纷,莫如物论。是非太明,足以累心。故视天下之言,如天籁之旋怒旋已,如鷇音之自然,而一无与于我。然后忘
...更多
养生主第三
养生主第三 补释文:“养生以此为主也。” 武按:篇中不以有涯之生逐无涯之知,与缘督以为经二意,即养生之主也。无论为善为恶,皆须用知,用知。则官知不能止,不止。则足以撄心而乱神,
...更多
人间世第四
人间世第四 人间世,谓当世也。事暴君,处污世,出与人接,无争其名,而晦其德,此善全之道。末引接舆歌云:“来世不可待也,往世不可追也。”此漆园所以寄慨,而以人间世名其篇也。 正注
...更多
德充符第五
德充符第五 德充于内,自有形外之符验也。 补本篇重在一“和”字。修和而成,得之于心者曰德,故曰“德者成和之修也”。何以修之?曰:游心于德之和也。何以能游心于德之和?则曰:�
...更多
大宗师第六
大宗师第六 本篇云:“人犹效之。”效之言师也。又云:“吾师乎!吾师乎!”以道为师也。宗者,主也。 正天下篇云“以天为宗”,与此所谓“大宗”者义别。天道篇云:“夫明白于天地
...更多
上一页
1
2
3
4
5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沈采
许地山
(宋)吕本中
汉·刘熙
宋·魏庆之
唐·张文成
王守仁
明·冒襄
清·姚际恒
(明)宋濂
(唐)王方慶
周明泰
唐·陆德明
元·关汉卿
唐·朱景玄
清·甘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