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安平县杂记-清·佚名
古籍列表页-吴江诗词网
安平县杂记目录:
节令
风俗
风俗附考
风俗现况
风俗义举附考
家财继袭习惯及各房产业分爨之事
官民四季祭祀典礼
新年祝贺之典礼
僧侣并道士
住民生活
糖业由来
逐年征收官庄额征等则及各税项(原缺题)
台湾海防厅沿革(原缺题)
台湾府学(原缺题)
警察事务
通商局(原缺题)
调查四番社一切俗尚情形详底
安平县应得办公经费及衙门各款项(原缺题)
安平县应解藩司款项(原缺题)
安平县拨款
租税(原缺题)
工业
安平县职官及其衙署(原缺题)
保甲(冬防附)
团练
节令
正月元旦,各家均梳洗更换新衣服。自子刻起,至卯刻止,开门焚香点灯烛烧纸(俗名烧金。用半粗幼纸裁长六寸、阔四寸、盖苏木膏寿字印于其上,中间安锡箔约二寸许,拭以槐花,使成黄色,名曰寿金
...更多
风俗
台南之地,民非土著,原系移居。闽之漳泉、粤之潮惠,五方杂处,皆无一姓。俗尚奢华,南北不同。另辫发,女裹足,犹其俗例;尚黑齿而嗜槟榔,除老病而吃阿片,此则习俗之惯也。妇女知羞,以礼仪
...更多
风俗附考
婚礼倩媒送庚帖,三日内家中无事,然后合婚。间有破碎器物者,期必改卜。纳采,簪珥绸帛,别具大饼、豚肩、糖品之属,谓之「礼盘」。无力者止烦亲属女眷送银簪二,名曰「插簪子」。及笄送聘,或
...更多
风俗现况
市街延请道士禳醮,三年一次,有曰「三条醮」,有曰「五条醮」(水醮、火醮,祈安庆成也)。皆由民人捐缘集金,和衷共济,以祈天地神明为民人消灾降祥之意。一次费金几千圆。乡庄里堡民人则费金
...更多
风俗义举附考
台南乡妇常有溺女事。一生女孩,翁姑不喜,气迫于心,而溺女于水。故郡内绅商有好生之心,闻有此事,不忍坐视,公捐「一文缘」金,置买田产房屋出息,共设育婴堂于郡城。凡有乡妇生女不养,准投
...更多
家财继袭习惯及各房产业分爨之事
若祖父伯叔兄长经营发达者,资产有千余万金,后来传有五房,欲分爨,资产自行掌管者,应即公同延请本姓族长或亲戚朋友,平日办事秉正廉洁自持之人到家,设筵款待,择定日期,将要分资产业契赈簿
...更多
官民四季祭祀典礼
祭祀典礼,有官民之分。
官祭者有上祀、中祀、群祀之分(上祀设乐备物,中祀祭以太牢,群祀祭以少牢)。就台湾而论:先师孔子庙、文昌庙、武圣关帝庙,上祀也。天后宫,中祀也。余若火神
...更多
新年祝贺之典礼
正月初一日为元旦,岁首云先一日,家家户户买备糕饼茶果鲜花金香烛炮(炮即爆竹,俗曰大炮、连炮)。是日黎明,大家点灯结彩,焚香点烛,燃金纸,放爆竹,男妇老幼均盛装华服,拜祖先神祗;然后
...更多
僧侣并道士
台之僧侣,多来自内地,持斋守戒律者甚少。其人有在出家者(?),半系游手好闲、穷极无聊之辈,为三餐计,非真有心出家也。出家之人不娶妻、不菇荤,台僧多娶妻、菇荤者;所行如此,可知其概。
...更多
住民生活
台无土著。士著者,熟番与生番而已。其民人五方杂处,漳、泉流寓者为多,广东之嘉应、潮州次之、余若福建之兴化府、福州府,全台合计两府之人流寓台地者,不过万人而已。外此,更寥寥无几焉�
...更多
1
2
3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黄衷
清·金文锦
明·袁于令
明·傅山
元·滑寿
清·陈乃干
(宋)尹沫
清·刘熙载
曹继武
唐·王希明
(楚)伍子胥
(梁)萧子显
清·王履
宋·鲁訔
(清)李清馥
清·张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