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史记新注-(汉)司马迁原著
古籍列表页-吴江诗词网
史记新注目录:
前言
史记卷一 五帝本纪第一〔1〕
译文
史记卷二 夏本纪第二
译文
史记卷三 殷本纪第三
译文
周本纪第四
译 文
史记卷五 秦本纪第五
译文
史记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
译文
史记卷七 项羽本纪第七
译文
史记卷八 高祖本纪第八
译文
史记卷九 吕太后本纪第九
译文
史记卷十 孝文本纪第十
译文
史记卷十一 孝景本纪第十一
译文
史记卷十二 孝武本纪第十二〔1〕
译文
史记卷十三 三代世表第一〔1〕
译文
史记卷十四 十二诸侯年表第二〔1〕
译文
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第三
译文
史记卷十六 秦楚之际月表第四〔1〕
译文
史记卷十七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
译文
史记卷十八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译文
史记卷十九 惠景间侯者年表第七
译文
史记卷二十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1〕
译文
史记卷二十一 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盛 冬 铃注译
译文
史记卷二十二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1〕 赵 超注译
注译人员 (按注译篇目为序)
译文
&孝文皇帝是高祖的中子。高祖十一年春打垮陈豨的军队,平定了代地,孝文皇帝被立为代王,建都中都。他是太后薄氏的儿子。做代王的第十七年,时值高后八年,这年七月,高后去世。九月,吕后�
...更多
史记卷十一 孝景本纪第十一
&孝景本纪第十一&吴树平& 吕宗力 注译&孝景皇帝者,〔1〕孝文之中子也。母窦太后。〔2〕孝文在代时,〔3〕前后有三男,〔4〕及窦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
&【注释
...更多
译文
&孝景皇帝是孝文皇帝的中子。母亲是窦太后。孝文皇帝在代国的时候,前一个王后生有三个男孩,等到窦太后得到宠幸,前一个王后死了,三个儿子也相继死亡,所以孝景皇帝能够嗣位。
�
...更多
史记卷十二 孝武本纪第十二〔1〕
&孝武本纪第十二〔1〕&王煦华& 注译&孝武皇帝者,〔2〕孝景中子也。〔3〕母曰王太后。孝景四年,以皇子为胶东王。〔4〕孝景七年,栗太子废为临江王,〔5〕以胶东王为太子。孝景十六年崩,太子�
...更多
译文
&孝武皇帝是孝景帝的中子,母亲是王太后。孝景四年,武帝以皇子受封为胶东王。孝景七年,栗太子被废为临江王,胶东王立为太子。孝景在位十六年崩逝,太子即位,立为孝武皇帝。他即位之初,�
...更多
史记卷十三 三代世表第一〔1〕
&三代世表第一〔1〕&吴树平冯晓林 注译&太史公曰:五帝、三代之记,〔2〕尚矣。〔3〕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周以来乃颇可著。〔4〕孔子因史文次《春秋》,〔5〕纪元年,正时日月,盖其详哉。
...更多
译文
&太史公说:五帝、三代的记载,很久远了。自殷以前的诸侯国史事,不能够编次,周以来的史事才稍略可以著录。孔子根据历史文献编次《春秋》,记录了纪元年代,订正了时间日月,是很详尽的了�
...更多
史记卷十四 十二诸侯年表第二〔1〕
&十二诸侯年表第二〔1〕&李解民& 注译&太史公读春秋、历、谱谍,〔2〕至周厉王,〔3〕未尝不废书而叹也。〔4〕曰:呜呼,师挚见之矣!〔5〕纣为象箸而箕子唏。〔6〕周道缺,诗人本之衽席,〔7〕
...更多
译文
&太史公阅读春秋、历书、谱谍这些古史材料,每当读到周厉王时,没有不放下书册而叹息的。说:唉,(周朝的衰败,)师挚已经预见到了!商纣王使用象牙筷子,箕子便发出叹息。周代政治有阙失�
...更多
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第三
&缪文远 注译&太史公读《秦记》,〔1〕至犬戎败幽王,〔2〕周东徙洛邑,〔3〕秦襄公始封为诸侯,〔4〕作西畤用事上帝,〔5〕僭端见矣。《礼》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其域内名山大川。”〔6〕
...更多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汪廷讷
明·王銮
(清)戴名世
清·王仁俊
晋·张华
清·夏鼎
春秋卫·王诩
南北朝·谢赫
汉·张衡
王安石
晋·法显
明·刘时俊
(清)劉銘傳
张可九
(清)杨恩寿
(清)歙县张潮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