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本草易读-未知
古籍列表页-吴江诗词网
本草易读目录:
简介
序
例
脉法总括
本草易读卷一
本草易读卷二
本草易读卷三
本草易读卷四
本草易读卷五
本草易读卷六
本草易读卷七
本草易读卷八
简介
本草易读 清 汪讱庵 公元1644-1911年
...更多
序
《本草》一经,撰自炎农。其种三百六十五,以象周天之数。汉末张仲景悉以《本经》撰方,治疗疾苦,其效如响。此《伤寒》、《金匮》所由称方药之祖也。自唐以降,药品日增,而性味多未研究,
...更多
例
一、昔唐慎微撰《证类》,悉收古今验方附入,《纲目》因之增广数倍。第收括太繁,未经详择,优劣并载,不无包荒。兹于千万方中,加意去取。凡险危峻猛、赝伪邪僻之品,用之而意有畏难�
...更多
脉法总括
肺心∶浮脉主表,浮紧伤寒,浮缓伤风,浮数风热,浮芤失血,(边有中空为芤)。浮洪主火,浮濡阴虚,浮滑痰热,浮弦痰饮,浮散危候,浮革劳极,(浮如鼓皮为革)。浮大内虚,多在右关。肾肝
...更多
本草易读卷一
汪庵先生秘本清御医吴谦审定
[本草易读卷一] 中风部一
中风口噤(白术第九,验方十四。)中风口噤(荆芥七十三,验方四。)中风口噤(竹沥三百三十八,验
...更多
本草易读卷二
[本草易读卷二] 目部六十三
一切目疾(甘石四百三十七,验方三〔批〕内服。外点,见主治。)一切目疾(黄丹四百二十三,外点,验方一。)一切目疾(碱四百十八,外点,验方一
...更多
本草易读卷三
[本草易读卷三] 甘草第一
去赤皮切用。蜜炙补中,生用泻火。苦参、干漆为使,恶远志,反大戟、芫花、
甘遂、海藻。大而紧结者良。
味
...更多
本草易读卷四
[本草易读卷四] 草豆蔻五十七
面包煨去皮用。
辛,温,无毒,性浮。入足太阴、阳明。下气开郁,燥湿驱寒,消食醒酒,化痰攻积。解霍乱而止泻痢,辟瘴
...更多
本草易读卷五
[本草易读卷五] 甘遂百三十二
旧面包煨用。瓜蒂为使,恶远志,反甘草。
苦,寒,有毒。入足太阳经。除大腹之肿满,消面目之浮肿,解阴囊之肿坠,�
...更多
本草易读卷六
[本草易读卷六] 绿豆二百一十
连皮用。
甘,寒,无毒。清热解毒,下气消肿。利小便而止渴,治泻痢而除胀。解一切菜物、草木、牛马、金石、砒霜等毒。十种
...更多
1
2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南唐·佚名
(魏)潘岳著
唐·颜师古
明·杨柔胜
宋·陈伯葵
宋·吕中
清·陈笏庵
郑廷玉
(后秦释)鸠摩罗什译;(后秦释)僧肇注
明·王玉峰
宋·扬维德
(南朝宋)刘敬叔撰
(宋)阮阅 撰
灌圃耐得翁
(明)敖英
清·评花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