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清隽集钞-宋诗钞
清隽集钞
郑震 鄂州南楼 淳佑六年冬十月,我来独自上南楼。晓雾江山都不见,雾收日出城东头。照见汉阳树,照见鹦鹉洲。浪涛江汉出岷峡,洞庭云梦天共流。大船如龙卷寒碧,小船如叶飞洪沟。湘灵霞佩跨黄鹄,洞宾玉笛横清秋。泬寥突兀不可状,开阖风雨晴烟浮。空中一一都照见,照见今来古往丝粟无限愁。夜郎逐客心胆大,醉欲槌碎醒又休。此山此水长不老,英雄消尽山水留。何当大雪夜明月,摩挲老眼看九州。春风吹雪变红绿,牛羊被野边无忧。 饮马长城窟 饮马长城窟,下见征人骨。长城窟虽深,见骨不见心。谁知征人心,怨杀秦至今。北边风打山,草地荒漫漫。五月方见青,七月霜便寒。古来无井饮,赍带粮尽乾。自从征人掘此窟,戍马饮之如飞翰。朝呷一口水,暮破千重关。秦皇极是无道理,长城万里谁能比。 樵歌三首 上山劚山山丁登,下山嵌山山棱层。秋残日暮归来晚,茅檐洗脚月又明,明朝早入芙蓉城。 入城不识公与卿,行歌道上旁无人。衣衫蓝缕鹑百结,与妻索笑妻生嗔,那知不是朱买臣。 山抝筑着牧牛儿,白石凿凿蒙茸披。缪公无人甯戚死,独吹觱栗谁得知,不如采樵同路归。 采桑曲 晴采桑,雨采桑,田头陌上家家忙。去年养蚕十分熟,蚕姑只着麻衣裳。 天高高 天高高兮色青青,夜沉沉兮星荧荧。不知余命何,系兮何星。 送友人之淮 积得读书身,从教此道贫。逢秋为远客,知已是何人。天下方多事,西风至不仁。但于登眺处,杯酒莫辞频。 归去好 归去岂不好,平田带浅林。春猿鸣雪涧,晴日转云岑。世久无鸣犊,时当学展禽。吾生今老矣,梁甫岂能吟。 病后 渐懒说功名,修真喜道经。凄凉秋听雨,空涧夜观星。有病色先见,无心梦最灵。阶前风叶响,还又感飘零。 馀杭道上 五年兹路上,频往又频还。岁月孤松老,风霜苦竹斑。溪流天目水,云出洞霄山。马上因闲眺,蜉蝣宇宙间。 馀杭界早发 早发促程期,篮舆带月低。山中如白昼,斗下渡清溪。群动霜初落,四邻鸡未啼。惟闻兵递铺,星急过淮西。 喜静 素来嫌僻静,今渐与相安。师友凋零尽,年时出处难。春风双屐暖,夜雨一灯寒。洙泗曾颜辈,何曾作好官。 宿洞霄山中 入山时八月,岚气似深冬。岩洞生风雨,窠巢落桧松。山中九重锁,月下一声钟。警省非人世,今秋得异逢。 宿虎丘 到晚归不去,因而此宿休。云深千古寺,月冷一天秋。崖裂池如束,天虚塔欲浮。最宜初日上,高处看烟收。 登荆南城楼 因为古荆州,翻成一段愁。孟嘉曾落帽,王粲此登楼。唐邓通襄路,沱潜并汉流。太平官府盛,昔日欠来游。 再登南楼 客中重上倚层台,天阔云收八面开。雁带岳阳秋晓过,浪涵巴峡影西来。诸营种柳今何在,老子登楼得几回。自是江山雄壮处,兴亡不必间寒灰。 自黄山还途中作 屈指还京十日程,每逢歇处问村名。春沙脉脉溪初涨,夜雨垂垂晓又晴。山下有人传虎出,店中炊饭见牛鸣。天涯行客无宁日,不及田家业在耕。 卜居 久欲谋归力不任,浮云踪迹谩巢林。功名未入屠龙手,贫贱常怀买鹤心。月下开门微雨过,楼头闻笛二更深。世间万事俱陈迹,空倚西风阅古今。 烂柯山 春风万古洞门开,尘世兴亡是几回。棋局至今无处觅,樵人于此遇仙来。飞梁横跨丹虹影,绝顶平铺白玉堆。天下纷纷无好着,斜阳下岭共徘徊。 荆南别贾制书东归 来时秋雨满江楼,归日春风度客舟。回首荆南天一角,月明吹笛下扬州。 送友人之鄂 湖海声名落搢绅,由江而鄂溯鳞鳞。烦君黄鹤楼头看,天下英雄剩几人。 晚春即事 轻寒时节牡丹开,叶底青青又见梅。门外数枝杨柳薄,一春莺燕不曾来。 荆江口望见君山 荆江江口望漫漫,一白无边夕照寒。只是青云浮水上,教人错认作山看。 虎丘尹和靖书院示开讲从前听者少,是日听者众 和靖书堂八面开,新分半席在山隈。若无人听都归去,传语生公借石来。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南岳道人
五代·杜光庭
清·孙兆溎
清·韩菼
唐·莫休符
明·田艺蘅
(清)叶德辉
元·汪大渊
清·佚名
清·袁世俊
唐·陈鼎
(明)安遇时 等编
清·方成培
明·龙正
吴则虞
后魏·菩提流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