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出日章第十-紫微中至
出日章第十
出日入月[1]是吾道,天七地三[2]回相守,升降进退[3]合乃久,玉石珞珞[4]是吾宝,子自知之何不守。
[1]出日入月:人体内日月指呼吸;出气为呼喻日而属阳,入气为吸喻月属阴。在宇宙天地,日月往来,生成万物。在吾人身,日月升降可炼就还丹,这是同一道理。[2]天七地三:天七指天之日月五星七政,在人身喻七魄;地三指地之水火土三要,在人身喻三魂。天地得七政三要上下相交而化生成物,人身有三魂七魄往回相守以修炼还丹。[3]升降进退:《周易参同契》谓“阳神日魂,阴神月魄”。故魂魄亦即日月。日月升降、魂魄进退消息,合而为一,久而不离。所以天地因此能长远,人身若能适应天地自然之规律,亦能求得长生。[4]玉石珞珞:珞指璎珞,为金石玉宝精制而成;喻金丹之道如珞珞玉石之至宝。《悟真篇》曰:“人人本有长生药,自是迷徒枉摆抛”,亦即明言养生之道的重要。
人从阳性的环境中走出来,返回到清静无为的状态中,这就是我等追求的根本——道。在天为元神,在地为识神,所以修炼中意识分配比例的调节直接关系到成败问题。先天意识以七分投入对待,而后天识神当以静守天地变化为要。
升与降,进和退,其中很多关口都要以先天为准去办。其实,此玉石乃先天冶炼后天的结果,人人都有此宝,只是不知道在此是如何去寻找和持握,实践中只需要识神抱元守一,心无杂念,则修炼可妥亦善。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先秦·佚名
清·黎庶昌
宋·洪迈
(明)苏祐
明·顾炎武
唐·金陵子
明·林缉熙
明·兰陵笑笑生
元·柳贯
战国·孤子
元·完颜纳丹
清·林之望
唐·林慎思
明·智旭
宋·贾似道
汉·班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