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禮記-(西漢)戴聖
古籍列表页-吴江诗词网
禮記目录:
禮記 曲禮上
禮記 曲禮下
禮記 檀弓上
禮記 檀弓下
禮記 王制
禮記 月令
禮記 曾子問
禮記 文王丗子
禮記 禮運
禮記 禮器
禮記 郊特牲
禮記 內則
禮記 玉藻
禮記 明堂位
禮記 喪服小記
禮記 大傳
禮記 少儀
禮記 學記
禮記 樂記
禮記 雜記上
禮記 雜記下
禮記 喪大記
禮記 祭法
禮記 祭義
禮記 祭統
禮記 經解
禮記 哀公問
禮記 仲尼燕居
禮記 孔子閒居
禮記 坊記
禮記 中庸
禮記 表記
禮記 緇衣
禮記 奔喪
禮記 問喪
禮記 服問
禮記 間傳
禮記 三年問
禮記 深衣
禮記 投壺
禮記 儒行
禮記 大學
禮記 冠義
禮記 昬義
禮記 鄉飲酒義
禮記 射義
禮記 燕義
禮記 聘義
禮記 喪服四制
禮記 儒行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與?」孔子對曰:「丘少居魯,衣逢掖之衣,長居宋,冠章甫之冠。丘聞之也:君子之學也博,其服也鄉;丘不知儒服。」哀公曰:「敢問儒行。」孔子對曰:
...更多
禮記 大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
...更多
禮記 冠義
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而后禮義備。以正君臣、親父子、和長幼。君臣正,父子親,長幼和,而后禮義立。故冠而后服備,
...更多
禮記 昬義
昬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昬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皆主人筵几於廟,而拜迎於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於廟,所以敬慎重正昬禮也。
...更多
禮記 鄉飲酒義
鄉飲酒之義:主人拜迎賓于庠門之外,入,三揖而后至階,三讓而后升,所以致尊讓也。盥洗揚觶,所以致絜也。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旣,所以致敬也。尊讓絜敬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君
...更多
禮記 射義
古者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禮;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鄉飲酒之禮。故燕禮者,所以明君臣之義也;鄉飲酒之禮者,所以明長幼之序也。故射者,進退周還必中禮,內志正,外體直,然後持弓矢
...更多
禮記 燕義
古者周天子之官,有庶子官。庶子官職諸侯、卿、大夫、士之庶子之卒,掌其戒令,與其教治,別其等,正其位。國有大事,則率國子而致於大子,唯所用之。若有甲兵之事,則授之以車甲,合其卒伍
...更多
禮記 聘義
聘禮,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所以明貴賤也。介紹而傳命,君子於其所尊弗敢質,敬之至也。三讓而后傳命,三讓而后入廟門,三揖而后至階,三讓而后升,所以致尊讓也。
�
...更多
禮記 喪服四制
凡禮之大體,體天地,法四時,則陰陽,順人情,故謂之禮。訾之者,是不知禮之所由生也。夫禮,吉凶異道,不得相干,取之陰陽也。喪有四制,變而從宜,取之四時也。有恩有理,有節有權,取之
...更多
上一页
1
2
3
4
5
可能你会感兴趣
后汉·支娄迦谶
清·管庭芬
清·柳华阳
宋·杨绘
汉·司马迁
清·京江铁瓮子
梁·周兴嗣
清·顾嗣立
(明)邝露
清·杨夔生
(元)蔣正子
醒世居士
宋·刘羲仲
晋·皇甫谧
清·严则庵
清·王先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