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66、第四篇 曹溪-八戒说禅
66、第四篇 曹溪
一
大师往曹溪山,韶、广二州行化,四十余年。若论门人,僧之与俗,三五千人说不尽。若论宗旨,传授《坛经》,以此为依约;若不得《坛经》,即无禀受。须知法处、年月日、姓名,递相付嘱。无《坛经》禀承,非南宗弟子也。未得禀承者,虽说顿教法,未知根本,终不免诤。但得法者,只劝修行。诤是胜负之心,与道违背。
世人尽传南宗能,北宗秀,未知根本事由。且秀禅师于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住持修行;慧能大师于韶州城东三十五里曹溪山住。法即一宗,人有南北,因此便立南北。何以渐顿?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法无渐顿,人有利钝,故名渐顿。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沈金鳌
(后秦释)鸠摩罗什译;弘学编
明·屠本畯
(清)章学诚
晋·郭颁
王明 校釋
宋·胡仔
宋·道融
唐·张文成
清·沈德潜
宋·沧洲樵叟
(宋)李格非
清·程淯
明·沈榜
明·谢谠
清·李雨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