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行针第六十七-灵枢
行针第六十七
黄帝问于岐伯日:余闻九针于夫子,而行之于百姓,百姓之血气各不同形,或神动而气先针行,或气与针相逢,或针已出气独行,或数刺乃知,或发针而气逆,或数刺病益剧,凡此六者,各不同形,愿闻其方。岐伯日: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黄帝日:何谓重阳之人?岐伯日:重阳之人,搞墙高高,言语善疾,举足善高,心肺之藏气有余,阳气滑盛而扬,故神动182而气先行。黄帝曰:重阳之人而神不先行者,何也?岐伯日:此人颇有阴者也。黄帝日:何以知其颇有阴也?岐伯日: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数怒者易解,故曰颇有阴,其阴阳之离合难,故其神不能先行也。黄帝曰:其气与外相逢奈何?吹伯日:阴阳和调而血气淖泽滑利,故针入而气出,疾而相逢也。黄帝日:针已出而气独行者,何气使然?岐伯日:其附气多而阳气少,阴气沉而阳气浮者内藏,故针已出,气乃随其后,故独行也。黄帝日:数刺乃知,何气使然?岐伯曰:此人之多朋而少阳,其气沉而气往难,故数利乃知也。黄帝曰:针人而气逆者,何气使然?岐伯日:其气逆与其数刺病益甚者,非阴阳之气,浮沉之势也,此皆粗之所败,工①之所失,其形气无过焉。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确庵、耐庵 编
宋·黄庭坚
清·叶桂原
明·薛俊
明·甄伟
宋·史堪
梁·陶弘景
清·曹雪芹
(唐)来俊臣
清·吴长元
(清)钮琇
清·王锡鑫
唐·杜祐
唐·道世
清·陈乃干
宋·刘仲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