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国论无同异释义


【当年】1.壮年。指身强力壮的时期。《墨子·非乐上》:“将必使当年,因其耳目之聪明,股肱之毕强,声之和调,眉之转朴。”孙诒让间诂:“王云:‘当年,壮年也。’当有盛壮之义。”《吕氏春秋·爱类》:“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许维遹集释引王念孙曰:“丁、当语之转,‘当年’犹‘丁年’耳。”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薄情业种,咱两箇彼各当年。”清李渔《巧团圆·原梦》:“登楼胜似登仙,登仙如今即是当年。”如:他正当年,身强力壮。2.指果树开花结子最多的一年。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二二:“‘明年的茶子,不是当年

【国论】1.有关国家大计的言论、主张。《汉书·薛宣传》:“臣闻贤材莫大於治人,宣已有效。其法律任廷尉有餘,经术文雅足以谋王体,断国论。”宋王安石《河势》诗:“国论终将塞,民嗟亦已勤。”2.谓商讨国家大计,发表政见。宋岳飞《乞解枢柄第三札》:“伏念臣滥厕枢庭,误陪国论,贪荣滋甚,补报蔑然,岂惟旷职之可忧,抑亦妨贤之是惧。”3.全国的舆论。宋曾巩《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二表》:“窃以明德懿亲,在天功而有助;隆名重器,为国论之所归。”4.女真语。尊贵的意思。

【无】〔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亡也。奇字,无通。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又《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唐韻》武扶切《廣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音巫。《說文》亡也。《玉篇》不有也。《書·舜典》剛而無虐,而無傲。又《益

【同异】战国时名家惠施提出的名辩论题,认为事物中存在小同异和大同异两种。人们对不同事物的认识有一致的和不一致的,这种认识上的同或异,为小同异;而万物具有完全相同的一面,即都离不开存亡变化,又有完全相异的一面,即各自的变化又不一样,此为大同异。《庄子·天下》:“﹝惠施曰﹞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成玄英疏:“物情分别,见有同异,此小同异也。死生交谢,寒暑递迁,形性不同,体理无异,此大同异也。”参见“坚白同异”。2.相同与不同。《礼记·曲礼上》:“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